第374章 新村运动(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们可以报名担任夜校老师,也能得到一份薪水!”
  赫里斯回答道。
  农民们消化着刚刚得到的信息,交头接耳,有些人不屑一顾,有些人则眼露精光。
  索利都斯是东罗马帝国最高等级的货币,与曾经的威尼斯杜卡特等值,在帝国各地的购买力各不相同,如果放在色雷斯这种富裕地区,大概可以购买到供三口之家食用小半年的基础粮食。
  两个索利都斯,不多也不少,富裕人家自然看不上这点钱,但他们本身就比较重视读书学习,贫穷人家本来不准备读书认字,但也许就会因为这些赏钱而加入识字班,相当于设置了一个门槛。
  “第二项计划,新村运动。”
  赫里斯继续念道。
  “为了改善乡村风貌,皇帝决定开展新村运动,主要分为三部,分别是道路,住房和卫生,将会为色雷斯的农村提供免费的水泥,沙子和碎石,派遣建筑系学生,帮助农村翻修住房,翻修畜棚,挖掘污水沟,修建居民广场和简易厕所,改良村际道路。”
  “每一个村子都将成立新村运动委员会,每一位村民都应该自发加入,用皇帝提供的便利条件改善自己的生活,美化自己的家园,同时在此过程中加强个人道德,促进邻里合作,发展乡村文化。”
  文件最后是扫盲运动和新村运动的深层目的,即为大城市的资本化进程提供大量的高素质和高道德人才,缓和城乡矛盾,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经济健康腾飞。
  赫里斯觉得农民们大概不会爱听,也就省略了这段话。
  “我是来自于阿德里安堡市政府的赫里斯,旁边这位则是君士坦丁堡大学的建筑系高材生叶夫根尼,我们两人将会与本村神父一起,共同执行这两项运动,希望大家能够自主承担责任,共创美好家园。”
  赫里斯微微欠身,指了指远方的马车队。
  “这是运来的第一批物资,全都是水泥等建筑材料,都是大型水泥厂生产的,质量有保障。”
  “这些物资只能用于本村,如果私自售卖,还是老样子,全家流放新色雷斯。”
  村民们暂时还没有体会到这两项运动带来的好处,不太了解,也不怎么愿意自动参与,但一听要送东西,当然还是很高兴的,纷纷鼓起掌来,不少人还当场宣布加入委员会。
  赫里斯和叶夫根尼对望一眼,松了口气,嘴角也挂上了微笑。
  无论如何,第一步总算是走通了。
  “赫里斯先生,色雷斯平原虽然面积不大,但人口很多,这么多免费物资,政府会不会加税?”
  本村教士有些担忧地低声问道。
  “不会,这项开支不由民众承担,皇帝自掏腰包。”
  赫里斯笑了笑。
  “放心吧,纸面上虽然要求把识字率提升那么多,真正落实起来却是不可能的,能拿到赏钱的终究还是少数。”
  “至于水泥这些东西,需求越大,产量越高,反而越便宜,您信么?”
  “正因为色雷斯人口多,村庄密集,这两项运动才能开展下去,如果放在保加利亚北部的几个大区,到处都是粗放式的大农场和大牧场,大家平时都不住在一起,那这种计划就根本实行不下去。”
  赫里斯看了看喜气洋洋的村民。
  “再说,皇帝很有钱,真的。”
  ……
  1476年夏季,西地中海纷争结束,拉丁海盗也因为法兰西王国战略重心的转移而逐渐式微,来自海外的财富一股脑地涌进东罗马帝国的口袋。
  在这几年里,东罗马帝国在墨西哥高原上的统治逐渐稳固,为数众多的露天金银矿进入殖民政府的视线中,由于保留了较多原住民,不存在劳动力短缺,墨西哥高原的贵金属开采量节节攀升,那些不愿皈依而侥幸存活下来的原住民成为了奴隶矿工,用自己的血和肉开采着本属于自己的财富,支撑着东罗马帝国的极速繁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