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监察官的旅程(2 / 7)
  这一次,乔格斯与几位同僚一起,组成一个探访小队,考察包括阿德里安堡,帖撒罗尼迦,拉里萨,雅典和米斯特拉斯在内的几座巴尔干大城市的发展情况与吏治情况。
依照规定,乔格斯的小组必须为每一座城市提交一份完整的报告,内容涵盖经济情况,稳定程度,官员名声和人民幸福度,这是评价地方政府工作情况的重要因素。
当然,为了避免他们弄虚作假,乔格斯还必须对每个阶层的代表公民进行访谈,访谈内容必须详细记录,被采访者的籍贯,姓名,家庭情况和工作内容也得一清二楚,从而方便上级抽查。
小组成员两两一队,抽签决定考察城市,乔格斯的队友是一位雅典本地人,同样通过考试进入政府,也是1474年的考生,和乔格斯算是同学。
在来到雅典之前,乔格斯已经去过阿德里安堡,在他个人看来,情况不是很好。
“乔格斯,阿德里安堡的那篇报告,你怎么看?”
脚步声从后方响起,这是他的队友斯特凡诺斯,一个土生土长的雅典人。
“我们如实写上去吗?”
“当然,肯定得如实。”
乔格斯说道。
“阿德里安堡离君士坦丁堡那么近,有什么事情都一清二楚,我们没必要遮掩。”
“再说,阿德里安堡的执政官也没什么大错,经济增长速度位居全国各地前列,他只是没有落实好中央政府的同化政策和稳定工作罢了。”
乔格斯眯起眼睛,回忆着。
“阿德里安堡的执政官我认识,色雷斯底层贫民出身,当年在我们家族开设的学校里半工半读,没什么背景,生活也十分简朴,现在一心只想升官,可能是操之过急了。”
“反正我在阿德里安堡的几个星期过得十分压抑,不太喜欢那个地方。”
“不过,阿德里安堡本来就是陛下钦定的重工业发展中心,也许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必要的代价吧。”
阿德里安堡坐落于色雷斯平原西部,梅里奇河沿岸,背靠罗多彼山脉,原本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拥有内河航运之利与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东罗马帝国在色雷斯平原上的两大重镇之一。
由于君士坦丁堡是帝国的门面,旨在发展“园城市”和“金融都市”,近十年来,君士坦丁堡附近的重工业和高污染项目陆续迁往阿德里安堡,在刺激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当然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矿产开采,金属冶炼,煤炭炼焦,武器制造,染料提取,水泥加工,化肥生产,工具制作,猪牛羊蓄养,肉制品加工……这些产业让阿德里安堡的污染程度越来越高。
君士坦丁堡上空的煤烟主要来自于取暖燃烧,这是不可避免的,阿德里安堡则主要来自于金属冶炼,比君士坦丁堡的污染等级更胜一筹。
再者,阿德里安堡的劳动力空缺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这里背靠保加利亚,不少保加利亚人,瓦拉几亚人和罗斯人都将这里视为移民目的地,工坊中的奴隶比例也很高,他们没有什么技术,只能从事一些出卖体力,危害身体的重活。
阿德里安堡的执政官为了加速经济发展,直接将阿德里安堡分为三个城区,三个城区间泾渭分明,宛若三个世界。
上城区坐落在空气最清新的半山腰,主要由希腊裔的商人,贵族和资本家居住,这里风景优美,有独立水源,燃烧芬芳果木作为取暖物,执政官修建了不少高级旅店和高级饭店,为前来投资的君士坦丁堡资本家提供享受。
中城区坐落在梅里奇河边,主要由希腊裔,保加利亚裔和罗斯裔市民居住,他们主要从事服务业与高级手工业,比如小商贩,包工头和高级工匠,属于市民中产阶级。
下城区位于矿区和工坊区,居住人员包括没有一技之长的罗斯人,瓦拉几亚人和萨拉森奴隶,这些最底层民众自然也会分级,瓦拉几亚人瞧不起罗斯人,罗斯人瞧不起萨拉森奴隶。
这里狭窄而肮脏,居民棚户杂乱分布在一座座工坊边,炼铁坊的高炉没日没夜地喷吐着黑烟,矿山的洞口好似吞人的巨兽,硫酸制造工的手掌没有一块好皮,漂白工会被有毒的二氧化硫弄得常年咳血,操纵水力锻锤和畜力锻锤的工人常常会袖口空空,然后被工坊主以不具备劳动能力而辞退。
工人们领取着微薄的薪水,堪堪养活一家老小,他们喝着工坊排放出来的重金属污水,吃着最廉价的木屑黑面包,孩子们在落满煤灰的垃圾堆上玩耍,母亲在污水沟旁哺乳……
这里每天都在死人,每周都有包工头带着一大群“新血”补充进来,他们供应了上城区的天酒地,满足了中城区的岁月静好,成就了世界渴望之城的美好生活,自己却只能在死亡线上挣扎求生。
当乔格斯刚刚来到阿德里安堡时,他感到十分疑惑,君士坦丁堡一样是手工业大城市,那里的资本家却没有如此丧尽天良,由于希腊裔正教徒居多,教会势力很强,且多为高级手工业,《正教徒工人保护条例》可以落实到位,工匠们上班下班,依教法节假,一切都井然有序。
当然,令乔格斯感到疑惑的并不是这里的工坊主正在拼命压榨萨拉森奴隶,而是他们竟然把这一套适用于移民而来的罗斯人,摩尔达维亚人和瓦拉几亚人的身上。 ↑返回顶部↑
			
			
			
			
			
		依照规定,乔格斯的小组必须为每一座城市提交一份完整的报告,内容涵盖经济情况,稳定程度,官员名声和人民幸福度,这是评价地方政府工作情况的重要因素。
当然,为了避免他们弄虚作假,乔格斯还必须对每个阶层的代表公民进行访谈,访谈内容必须详细记录,被采访者的籍贯,姓名,家庭情况和工作内容也得一清二楚,从而方便上级抽查。
小组成员两两一队,抽签决定考察城市,乔格斯的队友是一位雅典本地人,同样通过考试进入政府,也是1474年的考生,和乔格斯算是同学。
在来到雅典之前,乔格斯已经去过阿德里安堡,在他个人看来,情况不是很好。
“乔格斯,阿德里安堡的那篇报告,你怎么看?”
脚步声从后方响起,这是他的队友斯特凡诺斯,一个土生土长的雅典人。
“我们如实写上去吗?”
“当然,肯定得如实。”
乔格斯说道。
“阿德里安堡离君士坦丁堡那么近,有什么事情都一清二楚,我们没必要遮掩。”
“再说,阿德里安堡的执政官也没什么大错,经济增长速度位居全国各地前列,他只是没有落实好中央政府的同化政策和稳定工作罢了。”
乔格斯眯起眼睛,回忆着。
“阿德里安堡的执政官我认识,色雷斯底层贫民出身,当年在我们家族开设的学校里半工半读,没什么背景,生活也十分简朴,现在一心只想升官,可能是操之过急了。”
“反正我在阿德里安堡的几个星期过得十分压抑,不太喜欢那个地方。”
“不过,阿德里安堡本来就是陛下钦定的重工业发展中心,也许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必要的代价吧。”
阿德里安堡坐落于色雷斯平原西部,梅里奇河沿岸,背靠罗多彼山脉,原本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拥有内河航运之利与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东罗马帝国在色雷斯平原上的两大重镇之一。
由于君士坦丁堡是帝国的门面,旨在发展“园城市”和“金融都市”,近十年来,君士坦丁堡附近的重工业和高污染项目陆续迁往阿德里安堡,在刺激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当然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矿产开采,金属冶炼,煤炭炼焦,武器制造,染料提取,水泥加工,化肥生产,工具制作,猪牛羊蓄养,肉制品加工……这些产业让阿德里安堡的污染程度越来越高。
君士坦丁堡上空的煤烟主要来自于取暖燃烧,这是不可避免的,阿德里安堡则主要来自于金属冶炼,比君士坦丁堡的污染等级更胜一筹。
再者,阿德里安堡的劳动力空缺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这里背靠保加利亚,不少保加利亚人,瓦拉几亚人和罗斯人都将这里视为移民目的地,工坊中的奴隶比例也很高,他们没有什么技术,只能从事一些出卖体力,危害身体的重活。
阿德里安堡的执政官为了加速经济发展,直接将阿德里安堡分为三个城区,三个城区间泾渭分明,宛若三个世界。
上城区坐落在空气最清新的半山腰,主要由希腊裔的商人,贵族和资本家居住,这里风景优美,有独立水源,燃烧芬芳果木作为取暖物,执政官修建了不少高级旅店和高级饭店,为前来投资的君士坦丁堡资本家提供享受。
中城区坐落在梅里奇河边,主要由希腊裔,保加利亚裔和罗斯裔市民居住,他们主要从事服务业与高级手工业,比如小商贩,包工头和高级工匠,属于市民中产阶级。
下城区位于矿区和工坊区,居住人员包括没有一技之长的罗斯人,瓦拉几亚人和萨拉森奴隶,这些最底层民众自然也会分级,瓦拉几亚人瞧不起罗斯人,罗斯人瞧不起萨拉森奴隶。
这里狭窄而肮脏,居民棚户杂乱分布在一座座工坊边,炼铁坊的高炉没日没夜地喷吐着黑烟,矿山的洞口好似吞人的巨兽,硫酸制造工的手掌没有一块好皮,漂白工会被有毒的二氧化硫弄得常年咳血,操纵水力锻锤和畜力锻锤的工人常常会袖口空空,然后被工坊主以不具备劳动能力而辞退。
工人们领取着微薄的薪水,堪堪养活一家老小,他们喝着工坊排放出来的重金属污水,吃着最廉价的木屑黑面包,孩子们在落满煤灰的垃圾堆上玩耍,母亲在污水沟旁哺乳……
这里每天都在死人,每周都有包工头带着一大群“新血”补充进来,他们供应了上城区的天酒地,满足了中城区的岁月静好,成就了世界渴望之城的美好生活,自己却只能在死亡线上挣扎求生。
当乔格斯刚刚来到阿德里安堡时,他感到十分疑惑,君士坦丁堡一样是手工业大城市,那里的资本家却没有如此丧尽天良,由于希腊裔正教徒居多,教会势力很强,且多为高级手工业,《正教徒工人保护条例》可以落实到位,工匠们上班下班,依教法节假,一切都井然有序。
当然,令乔格斯感到疑惑的并不是这里的工坊主正在拼命压榨萨拉森奴隶,而是他们竟然把这一套适用于移民而来的罗斯人,摩尔达维亚人和瓦拉几亚人的身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