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茶叶大盗(5 / 6)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科技的进步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对于个人或一个少数群体来说,那可就不一定了。
不过,上帝是公平的,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往往也会打开一扇窗。
里泽城南方的山路上,一支皇家马队蜿蜒而上,队伍中央,以撒骑在一匹安达卢西亚马上,心情十分愉悦。
战争结束,大敌病重,长子稳定了顿巴斯煤田的局势,次子正在东罗马军队的协助下攻打格鲁吉亚王公的残余势力,长孙女维多利亚出生,各项改革成功渡过了初期的混乱,正在有序进行……一连串的好消息让以撒十分高兴,三十余年的努力和拼搏总算没有白费。
唯一令他有些苦恼的便是幼子阿纳斯塔修斯的教育,这个孩子已经快十二岁,从小便生活在团锦簇之中,根本没吃过什么苦,在母亲的宠爱下长大,喜欢读书,却只学会了勾搭少女的文艺诗歌,喜欢练剑,却仅限比武竞技博取贵妇的欢心,整天和一群高官贵族的次子幼子混在一起,正事一件不干,还整天叫嚷着想要一块封地,如果不给就自己出去打。
由于事务繁忙,以撒的确没怎么教育过他,不过这也无所谓了,反正他也不会成为继承人,封地是不可能给的,想要就自己出去开拓,要么就去西欧找个有钱有地的女贵族傍上,反正他是以撒诸子中长得最像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一个,典型的希腊式美男。
本来准备在君士坦丁堡休息一阵子,但另一个消息的到来又迫使以撒急匆匆地乘船赶到了这里,位于黑海岸边的里泽。
“陛下,要到了。”
一名亲卫小声汇报道。
“他们的园地就在前方。”
以撒点点头,抛开杂乱思绪,踢了踢马腹,小跑起来。
这座山脉云雾缭绕,远处的主峰上还积攒着皑皑白雪,树林郁郁葱葱,风景很是优美。
马队来到了一片营地,营地中的工人们正在修建篱笆和住房,营地旁边则是一片刚刚开辟出来的园地。
园地里,几位农业研究员走来走去,测量着园地的面积,有些人还时不时捻起一点土末,放进舌尖尝尝。
“情况如何了?”
以撒没有废话,直接找上了这里的负责人,帝国农业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员。
“陛下,状况还不错,他们用盆运回来的四十株幼苗中,有十五株已经成功种活了。”
研究员十分高兴地说。
“还有那一堆种子,我们也在试种,预计还得等上几个月才能看到成果。”
以撒的脸上泛起淡淡的微笑,点点头,走向园地,轻抚着略微有些枯萎的小苗。
这是茶树,一种极为珍贵的商品类作物。
早在几年前,以撒便陆续派遣好几批隶属于普罗米修斯或赫尔墨斯的探员前往东南亚和印度,试图寻访茶树幼苗和茶树种子,将这种注定在全球市场上大放异彩的商品掌控在自己手中。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东南亚的饮茶文化历史悠久,但并没有种茶技术和种茶产业,印度虽然有自云南传来的野生茶树,但一样没有形成产业,根本无人在意。
所以,以撒将后续的目标定在了作为第二产茶大国的日本上,开启了“茶叶大盗”计划的第三个阶段。
但是,前期的探索并非毫无用处,以撒眼前的这些茶苗便是成果之一。
这些茶苗来自于大越王国,准确来说,是一群受雇于东印度舰队的南海海盗从靠近大明边境的越南北部抢过来的。
几十年前,越南北部曾是大明帝国的领土,这里历来受中华文化影响深重,永乐皇帝在攻占北越时,也曾将一部分大明子民迁往这里,屯垦开荒,他们将广西茶带了过来,也曾种茶,制茶,喝茶。
宣德皇帝放弃越南后,越南北部的种茶业迅速衰败,越南土民既不会打理茶园,也不会种茶制茶,这些茶叶园地逐渐荒废。
当然,越南人也并非对茶树毫无利用,他们倒是挺喜欢“吃茶”,把茶叶当成了一道菜,还以此为基础延伸出了一些特色饮食文化。
拿到这些茶苗后,以撒命人将一部分茶苗留在了锡兰岛,命人寻找种茶基地,另一部分则通过埃及运往君士坦丁堡,再运到了这里。 ↑返回顶部↑
			
			
			
			
			
		不过,上帝是公平的,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往往也会打开一扇窗。
里泽城南方的山路上,一支皇家马队蜿蜒而上,队伍中央,以撒骑在一匹安达卢西亚马上,心情十分愉悦。
战争结束,大敌病重,长子稳定了顿巴斯煤田的局势,次子正在东罗马军队的协助下攻打格鲁吉亚王公的残余势力,长孙女维多利亚出生,各项改革成功渡过了初期的混乱,正在有序进行……一连串的好消息让以撒十分高兴,三十余年的努力和拼搏总算没有白费。
唯一令他有些苦恼的便是幼子阿纳斯塔修斯的教育,这个孩子已经快十二岁,从小便生活在团锦簇之中,根本没吃过什么苦,在母亲的宠爱下长大,喜欢读书,却只学会了勾搭少女的文艺诗歌,喜欢练剑,却仅限比武竞技博取贵妇的欢心,整天和一群高官贵族的次子幼子混在一起,正事一件不干,还整天叫嚷着想要一块封地,如果不给就自己出去打。
由于事务繁忙,以撒的确没怎么教育过他,不过这也无所谓了,反正他也不会成为继承人,封地是不可能给的,想要就自己出去开拓,要么就去西欧找个有钱有地的女贵族傍上,反正他是以撒诸子中长得最像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一个,典型的希腊式美男。
本来准备在君士坦丁堡休息一阵子,但另一个消息的到来又迫使以撒急匆匆地乘船赶到了这里,位于黑海岸边的里泽。
“陛下,要到了。”
一名亲卫小声汇报道。
“他们的园地就在前方。”
以撒点点头,抛开杂乱思绪,踢了踢马腹,小跑起来。
这座山脉云雾缭绕,远处的主峰上还积攒着皑皑白雪,树林郁郁葱葱,风景很是优美。
马队来到了一片营地,营地中的工人们正在修建篱笆和住房,营地旁边则是一片刚刚开辟出来的园地。
园地里,几位农业研究员走来走去,测量着园地的面积,有些人还时不时捻起一点土末,放进舌尖尝尝。
“情况如何了?”
以撒没有废话,直接找上了这里的负责人,帝国农业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员。
“陛下,状况还不错,他们用盆运回来的四十株幼苗中,有十五株已经成功种活了。”
研究员十分高兴地说。
“还有那一堆种子,我们也在试种,预计还得等上几个月才能看到成果。”
以撒的脸上泛起淡淡的微笑,点点头,走向园地,轻抚着略微有些枯萎的小苗。
这是茶树,一种极为珍贵的商品类作物。
早在几年前,以撒便陆续派遣好几批隶属于普罗米修斯或赫尔墨斯的探员前往东南亚和印度,试图寻访茶树幼苗和茶树种子,将这种注定在全球市场上大放异彩的商品掌控在自己手中。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东南亚的饮茶文化历史悠久,但并没有种茶技术和种茶产业,印度虽然有自云南传来的野生茶树,但一样没有形成产业,根本无人在意。
所以,以撒将后续的目标定在了作为第二产茶大国的日本上,开启了“茶叶大盗”计划的第三个阶段。
但是,前期的探索并非毫无用处,以撒眼前的这些茶苗便是成果之一。
这些茶苗来自于大越王国,准确来说,是一群受雇于东印度舰队的南海海盗从靠近大明边境的越南北部抢过来的。
几十年前,越南北部曾是大明帝国的领土,这里历来受中华文化影响深重,永乐皇帝在攻占北越时,也曾将一部分大明子民迁往这里,屯垦开荒,他们将广西茶带了过来,也曾种茶,制茶,喝茶。
宣德皇帝放弃越南后,越南北部的种茶业迅速衰败,越南土民既不会打理茶园,也不会种茶制茶,这些茶叶园地逐渐荒废。
当然,越南人也并非对茶树毫无利用,他们倒是挺喜欢“吃茶”,把茶叶当成了一道菜,还以此为基础延伸出了一些特色饮食文化。
拿到这些茶苗后,以撒命人将一部分茶苗留在了锡兰岛,命人寻找种茶基地,另一部分则通过埃及运往君士坦丁堡,再运到了这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