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游牧民族的危机(2 / 6)
锡瓦斯城,奥斯曼苏丹的临时宫殿内,巴耶济德二世站在窗前,默默地看着一派萧条的城市,面无表情。
在他身后,一袭宫装的少妇局促不安地站立着,她的年龄不到三十岁,但眉间却已经生出了深深的皱纹,看上去显得苍老而憔悴。
这是巴耶济德二世的正妻,来自杜勒卡迪尔贝伊国的阿伊莎可敦,跟随巴耶济德度过了十年岁月,是赛利姆王子的亲生母亲。
“布巴克还是没有回信么。”
巴耶济德淡淡地问,阿伊莎则嗫嚅着,不敢说话。
“算了,这不是你的错。”
巴耶济德二世叹了口气,摆摆手。
布巴克是现任的杜勒卡迪尔贝伊,在血缘上算是阿伊莎的兄弟,巴耶济德二世的表亲,由于粮食短缺,巴耶济德二世一直向布巴克写信,试图以低廉的价格购买他们的粮食。
据巴耶济德所知,杜勒卡迪尔贝伊国虽然爆发着严重的饥荒,平民百姓死伤无数,但布巴克本人却从很早便开始囤积粮草,将其储存在严密防守的城市和城堡中,根本没有救灾,应当还有不少存货。
但是,几封书信都石沉大海,布巴克似乎并不想对巴耶济德这位姻亲兼表亲伸出援手。
“坐吧,阿伊莎。”
见妻子浑浑噩噩,巴耶济德拍了拍身旁的座位,又从书桌下摸出一瓶酒。
玻璃瓶上,东罗马帝国皇家酿酒坊的徽章十分显眼,这是巴耶济德在去年年末击败一支哥萨克骑兵后,从他们手中缴获的。
“最后一瓶了,一起喝点吧。”
阿伊莎顺从坐下,为巴耶济德斟上一杯。
在逃亡的道路上,巴耶济德失去了所有的大麻产地,大麻抽完后,他重新捡起了儿时的“坏习惯”,开始酗酒。
整整一个冬天,他依靠酒精麻醉自己的头脑,逃避血淋淋的现实。
巴耶济德喝下一杯葡萄酒,品味着早已不属于自己的芬芳与甘醇,眼中涌出一抹怀念。
“还是色雷斯的酒好喝啊,这么多年,还是喜欢小时候的味道。”
“阿伊莎,你还记得色雷斯么?爱琴海的浪涛拍打着海岸,海风轻轻吹拂,大片的葡萄叶随风摇晃……”
“不像这里,一片灰白。”
巴耶济德慢慢喝着,眼神迷蒙,阿伊莎则静静地斟酒,不发一言。
“故乡啊……”
巴耶济德咬着嘴唇,闭上眼睛。
巴耶济德是个拥有四分之三希腊血脉的欧洲人,出生于1448年的色雷斯,他在山海之间的色雷斯平原上度过了自己美好的童年。
在巴耶济德小时候,奥斯曼帝国还是蒸蒸日上的鼎盛国家,他从小听着历代先祖的传奇故事所长大,也希望如他们一样建立功勋,扩张领土,尊奉安拉。
可是,巴耶济德也是奥斯曼盛世下的最后一代人了,他见证了奥斯曼衰败的全过程,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国家一次接一次地败倒在东罗马帝国的进攻下,他试图改变,却总是徒劳无功。
穆罕默德二世全面退往安纳托利亚后,巴耶济德曾在阿马西亚继续接受教育,在那里迎娶了来自杜勒卡迪尔的阿伊莎,并很快爱上了那座城市,将其视为第二故乡。
他喜欢那座位于耶希尔河畔的城市,喜欢尖顶清真寺,喜欢阿马西亚红苹果,喜欢那里不算寒冷的冬季,天上的神明似乎舍不得让美丽的阿马西亚遭受寒冬的侵袭,特地在本都山脉上开了一个小口,允许来自黑海的暖流涌入那一小片谷地。
布尔萨沦陷后,巴耶济德在安卡拉城恢复了小小的苏丹国,他庇护了不少学者,安置了不少难民,也想将国力重整起来,不说返回故乡,至少也得让奥斯曼一世传下来的旗帜继续飘扬。 ↑返回顶部↑
在他身后,一袭宫装的少妇局促不安地站立着,她的年龄不到三十岁,但眉间却已经生出了深深的皱纹,看上去显得苍老而憔悴。
这是巴耶济德二世的正妻,来自杜勒卡迪尔贝伊国的阿伊莎可敦,跟随巴耶济德度过了十年岁月,是赛利姆王子的亲生母亲。
“布巴克还是没有回信么。”
巴耶济德淡淡地问,阿伊莎则嗫嚅着,不敢说话。
“算了,这不是你的错。”
巴耶济德二世叹了口气,摆摆手。
布巴克是现任的杜勒卡迪尔贝伊,在血缘上算是阿伊莎的兄弟,巴耶济德二世的表亲,由于粮食短缺,巴耶济德二世一直向布巴克写信,试图以低廉的价格购买他们的粮食。
据巴耶济德所知,杜勒卡迪尔贝伊国虽然爆发着严重的饥荒,平民百姓死伤无数,但布巴克本人却从很早便开始囤积粮草,将其储存在严密防守的城市和城堡中,根本没有救灾,应当还有不少存货。
但是,几封书信都石沉大海,布巴克似乎并不想对巴耶济德这位姻亲兼表亲伸出援手。
“坐吧,阿伊莎。”
见妻子浑浑噩噩,巴耶济德拍了拍身旁的座位,又从书桌下摸出一瓶酒。
玻璃瓶上,东罗马帝国皇家酿酒坊的徽章十分显眼,这是巴耶济德在去年年末击败一支哥萨克骑兵后,从他们手中缴获的。
“最后一瓶了,一起喝点吧。”
阿伊莎顺从坐下,为巴耶济德斟上一杯。
在逃亡的道路上,巴耶济德失去了所有的大麻产地,大麻抽完后,他重新捡起了儿时的“坏习惯”,开始酗酒。
整整一个冬天,他依靠酒精麻醉自己的头脑,逃避血淋淋的现实。
巴耶济德喝下一杯葡萄酒,品味着早已不属于自己的芬芳与甘醇,眼中涌出一抹怀念。
“还是色雷斯的酒好喝啊,这么多年,还是喜欢小时候的味道。”
“阿伊莎,你还记得色雷斯么?爱琴海的浪涛拍打着海岸,海风轻轻吹拂,大片的葡萄叶随风摇晃……”
“不像这里,一片灰白。”
巴耶济德慢慢喝着,眼神迷蒙,阿伊莎则静静地斟酒,不发一言。
“故乡啊……”
巴耶济德咬着嘴唇,闭上眼睛。
巴耶济德是个拥有四分之三希腊血脉的欧洲人,出生于1448年的色雷斯,他在山海之间的色雷斯平原上度过了自己美好的童年。
在巴耶济德小时候,奥斯曼帝国还是蒸蒸日上的鼎盛国家,他从小听着历代先祖的传奇故事所长大,也希望如他们一样建立功勋,扩张领土,尊奉安拉。
可是,巴耶济德也是奥斯曼盛世下的最后一代人了,他见证了奥斯曼衰败的全过程,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国家一次接一次地败倒在东罗马帝国的进攻下,他试图改变,却总是徒劳无功。
穆罕默德二世全面退往安纳托利亚后,巴耶济德曾在阿马西亚继续接受教育,在那里迎娶了来自杜勒卡迪尔的阿伊莎,并很快爱上了那座城市,将其视为第二故乡。
他喜欢那座位于耶希尔河畔的城市,喜欢尖顶清真寺,喜欢阿马西亚红苹果,喜欢那里不算寒冷的冬季,天上的神明似乎舍不得让美丽的阿马西亚遭受寒冬的侵袭,特地在本都山脉上开了一个小口,允许来自黑海的暖流涌入那一小片谷地。
布尔萨沦陷后,巴耶济德在安卡拉城恢复了小小的苏丹国,他庇护了不少学者,安置了不少难民,也想将国力重整起来,不说返回故乡,至少也得让奥斯曼一世传下来的旗帜继续飘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