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一年建成电磁弹射架!议长怀疑人生(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胡江山摇了摇头,坦诚地说:“这是一项非常前沿、非常新的技术,目前在整个蓝星范围内,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机构真正建造出实用的、用于航天发射的电磁弹射装置实物。”
  华俊峰心头一震:“您的意思是……您打算从无到有,把这种世界上还没有成功先例的电磁弹射发射架给造出来?”
  胡江山肯定地点了点头:“是的,这正是我们的目标,一旦建成,它必将震惊整个蓝星航天界,将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实用化的电磁弹射发射设施。”
  “可是……”
  华俊峰仍然觉得有些难以置信,总觉得胡江山的这个计划带着点异想天开的色彩。
  丁佳妮倒是没什么顾忌,心里有话就直接说了出来:“胡先生,请恕我直言,我有点不明白,整个蓝星都还没人能建成的这种新型发射架,您怎么就那么有把握一定能建成呢?您确定这真的可行吗?我的意思是,别人没能造出来,很可能是因为技术本身还不成熟,或者存在难以克服的障碍,又或者是出于成本、实用性等方面的考虑……”
  胡江山微微一笑,显得胸有成竹:“我非常理解二位的疑虑,事实上电磁弹射发射架的技术难度的确极高,堪称航天科技领域最尖端的方向之一,目前确实有不少国家都在开展相关研究,但多数仍停留在理论论证或初步实验阶段。不过,我们可以说,在关键技术研发上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突破,完成了必要的技术储备,也进行过相当规模的地面模拟实验。我们认为,目前已经具备了将实物建造出来的条件和能力。”
  华俊峰仔细地观察着胡江山。对方神态自信,语气认真,条理清晰,完全不像是在信口开河或者夸夸其谈。
  “您的意思是,你们的核心技术研发阶段已经完成,并且确定具备了工程化、实物化的条件,不会存在无法解决的技术瓶颈?”
  “这一点我可以保证。”
  胡江山的回答十分肯定,又说:“我们公司可以提交完整的技术论证文件和部分实验数据。港府这边完全可以聘请或委派相关的技术专家来审核、验证。甚至,欢迎各位到我们的发射场实地考察,评估其可行性。我们一定会全力配合。”
  话说到这个份上,华俊锋的神情终于彻底严肃了起来。
  胡江山的态度如此明确和笃定,说明对方是经过深思熟虑并且抱有极大诚意的。
  那么,这件事就不得不慎重对待了。
  如果胡江山所言非虚,这个项目真的能够成功,其带来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华俊峰进一步询问道:“如果,我是说如果,填海造陆的申请最终获得了批准,那么你们预计需要多长时间来完成填海工程?又需要多久能把电磁弹射发射架的主体建造完毕并投入使用?”
  胡江山略作思考,回答道:“要给出一个精确到天的具体时间表可能比较困难,受天气,海况等不可控因素影响较大,但大致估算的话,从填海工程正式启动,到发射架全面完工,我们预计一年左右的时间是足够的。”
  “一年时间?”华俊峰着实吃了一惊,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这……这么快?”
  坐在一旁的胡江山笑着接过话:“华先生,您可能有所不知,我们现有的那座航天发射场,从选址,规划到建成投入使用,实际费的时间也并不算很长。这方面的记录都是公开可查的。请您相信,我们既然提出一年的计划,就一定有相应的把握和部署能够按时完成。”
  胡英相也呵呵笑了起来,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华议长,这方面你大可放心,现在阿山这孩子,办事是越来越稳妥了,他既然敢这么说,必然是心里有数,能够办得到的。”
  连胡英相这样的长辈都如此表态,华俊峰自然不好再当面提出过多的质疑。
  不过,他当然不会仅仅因为对方的一面之词就轻易相信。
  私下里,他肯定要派人去详细调查一下胡江山的底细,尤其是要核实他那座航天发射场的真实规模、建设周期以及目前的运营状况。
  说实在的,在一座海岛上进行填海造陆,还要在上面建造一座运用最尖端技术的巨型火箭发射架。
  这其中的工程难度和复杂性超乎想象。
  一年时间?
  这听起来简直像天方夜谭。他华俊峰在港府任职多年,见识过各种大型项目,可不是三岁小孩,没那么容易被糊弄。
  尽管胡英相德高望重,面子必须要给,但填海造陆这件事关系重大。
  涉及海域使用,环境影响,工程安全,技术风险等诸多方面,绝不能草率决定,必须经过严格审慎的评估。
  饭后,华俊峰和丁佳妮坐上了返回的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