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华议长密会顶级专家团,电磁弹射发(2 / 3)
见到这位美女学者进来,原本坐著的肖正泽立刻站了起来,脸上露出热情的笑容,主动打招呼:“卢博士!你也到啦?路上还顺利吗?”
卢安蕾微笑著向肖正泽和谢江平点头致意,动作优雅从容:“肖教授,谢教授,你们好,我也刚到不久。”
千万別因为卢安蕾年轻就小覷了她,她也是一位在物理学和数学交叉领域小有名气的学者,拥有著双博士学位。
目前常年在欧罗巴一所顶尖的研究所里从事前沿的基础科学研究。
同时,卢安蕾也是港岛一所著名大学的客座教授,每年会固定回来讲学一段时间。
此外,卢安蕾还曾多次应港府邀请,以高级特邀顾问的身份参与一些重大科技项目的评审和諮询会议,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颇为重要,提出的见解也往往一针见血。
因此,这次华俊峰议长亲自主持的內部小型技术研討会,自然会联繫到她。
幸运的是,卢安蕾这段时间正好在港岛处理学术事务,因此可以现场出席这次会议,这无疑提升了此次討论的专业分量。
这时,训练有素的港府雇员再次悄无声息地进来,为卢安蕾端上了一杯现磨的热咖啡,並补充了会议桌上的饮品和精致的水果拼盘,小茶点等,招待得可谓无微不至。
毕竟,在座的都不是普通的客人,而是各个领域內顶尖的专家教授,学者,对他们保持充分的尊重和提供周到的服务是很有必要的。
卢安蕾与谢江平、肖正泽二人在之前的学术会议或港府諮询活动中都曾有过数面之缘,大家並不算陌生,因此坐下来后便能很自然地隨口閒聊起来。
这时,肖正泽將话题引回了正轨,他对卢安蕾说:“卢博士,你来得正好。刚才我们还在聊这次研討会要討论的核心议题,关於腾龙岛那个航天发射场的,你这边提前得到什么更详细的消息了吗?”
卢安蕾轻轻搅动著杯中的咖啡,点了点头:“听说了一些风声,但具体细节也不甚了了,不过,我个人对港岛能出现一座航天发射场这件事本身,还是抱有相当兴趣的,所以接到邀请就过来了。”
肖正泽闻言,脸上掠过一丝惊讶,隨即化为意味深长的笑容:“哦?卢博士也对这种商业性质的航天发射场感兴趣吗?”
“当然有兴趣,港岛这样一个国际大都市,能有人投入巨资建成一座具备实际发射能力的航天发射场,无论其背后商业逻辑如何,这本身就需要极大的魄力和前瞻性眼光,我认为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可是,卢博士难道不觉得,这背后可能隱藏著一些不那么纯粹的动机或者隱情吗?如此巨大的投入,在港岛这个地方,其商业回报模式实在令人费解。”
卢安蕾微微一怔,隨即明白了肖正泽的暗示,她略作思考,平静地回应:“动机问题,没有確凿证据,我不便妄加揣测。但就我个人看来,如果仅仅是为了某些……嗯,你所说的见不得光的目的,似乎没有必要选择航天这样一个技术门槛极高,投资周期极长、且备受各方瞩目的领域,如果有其他意图,应该有更多更便捷,更隱蔽的项目可以选择,大可不必如此大费周折。”
肖正泽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显然並不认同卢安蕾这番相对中立的分析。
在他看来,卢安蕾或许是过於理想化了,低估了某些资本运作的复杂性。
这时,一直旁听的谢江平插话进来,他的语气更加老练圆滑:“卢博士,你的想法有一定道理,不过,我们也要看到,航天產业在港岛,乃至在整个区域,都算得上是稀罕事物,是高科技的代名词。涉足航天產业,无论是在政策层面还是在公眾舆论层面,往往都能享受到一定的绿灯待遇,容易获得关注和支持,你看看现在,这座发射场只不过是想新建一座设施,就惊动了华议长,需要召开我们这样的內部专家会议来评估,如果换作是其他传统行业的扩建项目,恐怕绝不会有这样的待遇吧?”
谢江平这番话,点出了问题的另一个关键角度,政策和名声红利。
不得不说,薑还是老的辣,他指出的这一点確实切中要害,符合现实中很多项目操作的逻辑。
卢安蕾一时间也觉得这种可能性確实存在,难以直接反驳。
卢安蕾也意识到自己並没有必要在此刻强行去反驳谢江平的观点。
她与运营腾龙岛航天发射场的团队毫无瓜葛,甚至连实地都还没来得及去考察过一次,目前仅仅是在网络上看到过一些相关的视频和文字资料,对那座发射场的了解也处於一知半解的状態。
因此,从客观角度看,肖正泽和谢江平基於经验和现实逻辑做出的判断,也並非全无道理。
也许事情真的就是他们推测的那样。
只不过,卢安蕾个人更倾向於不习惯把人或事情想得过於功利和阴暗。
至少在她接触过的全球航天圈子里,无论是国家队的还是顶尖私营企业的,多数从业者还是怀揣著一定的科学情怀和技术风骨的,她愿意相信,投身航天產业的人,多少会有些超越纯粹商业利益的追求。
肖正泽似乎不想在动机问题上过多纠缠,便换了个话题,问道:“对了,卢博士,你来之前,知不知道这个航天发射场具体是想要新建什么类型的设施?华议长那边有透露更具体的信息吗?” ↑返回顶部↑
卢安蕾微笑著向肖正泽和谢江平点头致意,动作优雅从容:“肖教授,谢教授,你们好,我也刚到不久。”
千万別因为卢安蕾年轻就小覷了她,她也是一位在物理学和数学交叉领域小有名气的学者,拥有著双博士学位。
目前常年在欧罗巴一所顶尖的研究所里从事前沿的基础科学研究。
同时,卢安蕾也是港岛一所著名大学的客座教授,每年会固定回来讲学一段时间。
此外,卢安蕾还曾多次应港府邀请,以高级特邀顾问的身份参与一些重大科技项目的评审和諮询会议,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颇为重要,提出的见解也往往一针见血。
因此,这次华俊峰议长亲自主持的內部小型技术研討会,自然会联繫到她。
幸运的是,卢安蕾这段时间正好在港岛处理学术事务,因此可以现场出席这次会议,这无疑提升了此次討论的专业分量。
这时,训练有素的港府雇员再次悄无声息地进来,为卢安蕾端上了一杯现磨的热咖啡,並补充了会议桌上的饮品和精致的水果拼盘,小茶点等,招待得可谓无微不至。
毕竟,在座的都不是普通的客人,而是各个领域內顶尖的专家教授,学者,对他们保持充分的尊重和提供周到的服务是很有必要的。
卢安蕾与谢江平、肖正泽二人在之前的学术会议或港府諮询活动中都曾有过数面之缘,大家並不算陌生,因此坐下来后便能很自然地隨口閒聊起来。
这时,肖正泽將话题引回了正轨,他对卢安蕾说:“卢博士,你来得正好。刚才我们还在聊这次研討会要討论的核心议题,关於腾龙岛那个航天发射场的,你这边提前得到什么更详细的消息了吗?”
卢安蕾轻轻搅动著杯中的咖啡,点了点头:“听说了一些风声,但具体细节也不甚了了,不过,我个人对港岛能出现一座航天发射场这件事本身,还是抱有相当兴趣的,所以接到邀请就过来了。”
肖正泽闻言,脸上掠过一丝惊讶,隨即化为意味深长的笑容:“哦?卢博士也对这种商业性质的航天发射场感兴趣吗?”
“当然有兴趣,港岛这样一个国际大都市,能有人投入巨资建成一座具备实际发射能力的航天发射场,无论其背后商业逻辑如何,这本身就需要极大的魄力和前瞻性眼光,我认为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可是,卢博士难道不觉得,这背后可能隱藏著一些不那么纯粹的动机或者隱情吗?如此巨大的投入,在港岛这个地方,其商业回报模式实在令人费解。”
卢安蕾微微一怔,隨即明白了肖正泽的暗示,她略作思考,平静地回应:“动机问题,没有確凿证据,我不便妄加揣测。但就我个人看来,如果仅仅是为了某些……嗯,你所说的见不得光的目的,似乎没有必要选择航天这样一个技术门槛极高,投资周期极长、且备受各方瞩目的领域,如果有其他意图,应该有更多更便捷,更隱蔽的项目可以选择,大可不必如此大费周折。”
肖正泽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显然並不认同卢安蕾这番相对中立的分析。
在他看来,卢安蕾或许是过於理想化了,低估了某些资本运作的复杂性。
这时,一直旁听的谢江平插话进来,他的语气更加老练圆滑:“卢博士,你的想法有一定道理,不过,我们也要看到,航天產业在港岛,乃至在整个区域,都算得上是稀罕事物,是高科技的代名词。涉足航天產业,无论是在政策层面还是在公眾舆论层面,往往都能享受到一定的绿灯待遇,容易获得关注和支持,你看看现在,这座发射场只不过是想新建一座设施,就惊动了华议长,需要召开我们这样的內部专家会议来评估,如果换作是其他传统行业的扩建项目,恐怕绝不会有这样的待遇吧?”
谢江平这番话,点出了问题的另一个关键角度,政策和名声红利。
不得不说,薑还是老的辣,他指出的这一点確实切中要害,符合现实中很多项目操作的逻辑。
卢安蕾一时间也觉得这种可能性確实存在,难以直接反驳。
卢安蕾也意识到自己並没有必要在此刻强行去反驳谢江平的观点。
她与运营腾龙岛航天发射场的团队毫无瓜葛,甚至连实地都还没来得及去考察过一次,目前仅仅是在网络上看到过一些相关的视频和文字资料,对那座发射场的了解也处於一知半解的状態。
因此,从客观角度看,肖正泽和谢江平基於经验和现实逻辑做出的判断,也並非全无道理。
也许事情真的就是他们推测的那样。
只不过,卢安蕾个人更倾向於不习惯把人或事情想得过於功利和阴暗。
至少在她接触过的全球航天圈子里,无论是国家队的还是顶尖私营企业的,多数从业者还是怀揣著一定的科学情怀和技术风骨的,她愿意相信,投身航天產业的人,多少会有些超越纯粹商业利益的追求。
肖正泽似乎不想在动机问题上过多纠缠,便换了个话题,问道:“对了,卢博士,你来之前,知不知道这个航天发射场具体是想要新建什么类型的设施?华议长那边有透露更具体的信息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