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正在赤化的沃森(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当然是浪漫的科学幻想,但这是有事实支撑的。
  “如果事情发生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原始非洲,整篇小说就成了笑话!我们不会希望高维文明选择了那里。”
  沃森表达了“人类应该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中国的乡村教育上去,至少做一些有益的帮助,譬如在当地投资开设厂房,优先录取中国偏远地区工人……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人类会因此得到利益的最大化。”
  另外两人呆若木鸡。
  这是很明显的种族歧视,而且很古怪。就像是余切在中国谈论应该如何资助美国学生,从民族感情上来讲也很难理解。因为沃森是美国人,白人。
  戈尔斯坦对沃森了解更多一些,知道沃森对於智力存在偏执。
  他试探著问:“你是说,中国人的智商比其他人更高吗?所以更值得被教育?”
  “的確如此!”沃森终於等来了这一句话,他开始兜售起自己的智力论。
  “东亚是人类智力的高地,我们看到日本和韩国都在资源极端贫瘠的情况下发展起来了,而占据主要数量的中国才刚刚拥抱世界。我们有责任去帮助他们。”
  “为什么?凭什么?”亚当问。
  “因为值得!”沃森以不容置疑的口吻道,“在我看来,从长远来看,一切的口號、生產关係和制度都不重要,智力才是族群成功与否的关键。你教一群猩猩gc主义还是zb主义没有任何意义!他们只会吃生肉,然后不断生孩子!”
  “有的人会以不同的方式成功,而有的人会以不同的方式落败,这一切从他们生下来那一刻就註定了。”
  亚当感到头皮发麻,他不同意沃森的想法:“这是否太绝对了?沃伦巴菲特是全美前十的富豪,著名投资家……他一定不是最聪明的那十个人。”
  “哦,落在个人身上,当然会有一些小小的误差,但放在一个国家的体量来看,智力就是最为关键的变量。”
  其实,你知道狗和人类之间的智力差异吗?在撒哈拉和大洋洲那块神奇的土地上……沃森忍住了。
  他不想让人觉得他过分的歧视某一族群。
  在他的实验室,也確实有黑人实习生。沃森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但是两位採访者已经被震惊到失语,一致认为沃森是標標准准的种族歧视。
  他的言语中存在强烈的智力鄙视,中国人只是恰好在沃森的智力模型里面被许可了。
  沃森在《科学美国人》上的採访引发轩然大波。
  《科学美国人》出了个周刊,全盘连载沃森的谈话,发布后全美学术界立刻掀起了对沃森的討伐。人们震惊於沃森流露出的老白男的傲慢,他的言语和洗头佬没有什么区別,从根本上,他认为一些族群是不应当存在的。
  当年德国人执行了“美丽雅利安人”计划,將那些明显有外表残缺、智力疾病的新生儿进行有组织的灭绝,他们认为这样有益於德国人的优化。
  结果很显然失败了。
  沃森却把这一套捲土重来,只是衡量標准变成了绝对的智力。
  英国生物学家克拉克听说后大笑:“沃森一直都是这样的人。他是我见过最恶毒,最自大的混蛋!”
  克拉克是沃森的合作者,两人一起获得了62年的诺贝尔奖项。后因为性格不合,逐渐变成一对冤家,在沃森《双螺旋》中对自己自吹自擂,指出克拉克躺贏后,两人的关係就彻底破灭了。
  克拉克抓住机会频繁批评沃森,沃森对此不以为意:“他就像是一条可怜的狗,他想咬走我身上的一块肉。他嫉妒我。”
  克拉克无能狂怒。
  而且克拉克其实也很有爭议,他目前在美国加州某研究所研究“灵魂”,这得罪了大多数教徒,这也是科学研究的禁区之一。
  此后,沃森一下子成为了美国当下最火热的学术明星,甚至超过了部分演员和歌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