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叶盏在这时才知道过年时贴在门楣上飘飘随风的镂空花纸叫做幡胜,
  民间也会?卖小春牛,小小一个,花装栏坐,身上还会?画四时八节的花纹,由大家买回?去?玩。
  这天民间流行贴春幡装点雪柳,迎接春日。
  这样的大日子,叶家酒楼也随之推出了新品——鞭打牛宴。
  这是何物?食客们都纳闷:“难道你家酒楼也有泥土做的春牛?”但那是泥做的,万一和?食材混合在一起,太脏了吧?
  “自?然不是,您点了就知道了。”伙计卖个关子。
  点了后,先?上面做的馒头牛,看着倒挺活灵活现,身上用各种颜色捏着花纹,看着一盘子馒头牛都不重样,旁边还贴心?放了一根獐子肉干做的”鞭子”食客可以?拿着獐肉鞭子抽馒头牛。
  最吸引人注意力的是一个大麻球,麻球圆圆胖乎乎的,上面插着个牛脸。
  “这种画法却没?见过?”食客自?诩自?己书?画造诣颇深,但仍旧没?见过这样的画法:牛的脸圆乎乎,眼?睛特别大。
  这是叶盏特意用后世的卡通画法画出来的。
  “大大的圆鼓鼓肚子,倒也贴切。”
  食客们用小锤锤麻球牛,敲着敲着“咔嚓”一下芝麻球就碎了。
  原来这么大,里头却是中空的,薄薄一层圆外皮,
  敲开后里面又脆又爽,芝麻粒满天飞,掰开的脆响满屋回?荡。
  送进嘴里,“脆脆的。”脆生生的薄片碎在嘴里,混合着芝麻粒的香气,酥香极浓。
  “这是怎么做的?”
  “这么大一个圆球,内里却是中空的?”食客们好奇。
  这却简单,是糯米粉加了热糖水,再发酵静置,裹上白芝麻后就开始不断下锅炸。
  徒儿几个跟着学?习这技艺,纷纷哀嚎:“可不是轻省活计。”
  一手拿着铁做的超大漏勺在油锅里不住转动,一手拿着长筷子防止麻球掉落,还要一边提防油太热烧焦了麻球,一个麻球做下来胳膊、手腕、大臂都痛得发酸。
  也就是叶家酒楼上下有三十号人,一人做一个也能有三十个,否则一般的酒楼还真吃不消。
  叶盏也做得腰酸背痛,好在这麻球利润极高,只是简单的油和?面混合就能因为稀奇卖出远超过原材料的价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