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南安郡王府又不是泥捏的(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南安郡王好似没听出什么暗示:“住在衙门好,办事方便,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要是以前他邀请就邀请了,他怎么也不缺几个空院子,但是这帮山匪钦差都敢动手,还让大家把怀疑的视线放到他身上,现在这里有个皇子,要是他们想又来这招,不管成不成,如果他住在自己的郡王府出了事,他们怎么也没法彻底脱离干净。
  为了避免这个可能,南安郡王闭口不提邀请他们去他那边小住的话。
  说实话,楚大人还真有点小失望,不过住在衙门里也好,办事方便,而且他们是钦差,不是来这边享福的,衙门的条件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不过这是楚大人的看法,在司徒铭希看来,这里的住宿条件很差,他只分到了两间房,谁叫他们带来的人多呢。
  转了转后,他那点意见就消弭了。
  他来的路上确实是吃了苦头,如果是在京城让他住这样的房间,他会发火,但在路上帐篷、马车都睡过,各种不便提高了他吃苦耐劳的能力,他只在心里叹息了一声,就默默的接受了。
  他有自知之明,他这一趟是来干嘛的,他要听楚大人的话,他让自己做什么,他就做什么,相应的,他跟在楚大人的身边默默偷师。
  这是个心有成算的人,来的这一路上井井有条,一点差错都没有出过。
  他们刚安顿下来,楚大人就带着司徒铭希在巡抚大人的带领下,来到了林烨的办公地点。
  那一伙子山匪派了人追查,但没有抓到那伙人,没什么进度,所以钦差打算一边等一边执行第二个任务。
  而铜矿相关事宜是林烨牵头,他要看相关文书卷宗,林烨十分配合,资料他都整理好了,装了满满一箱。
  里面口供、卷宗分门别类归置好,看上去十分清晰。
  不过这些资料,没有超出铜矿之事的范围,其他的东西在楚大人开口、林烨观察下结论之前,他不会主动送上去。
  这一箱的资料,足够他们看一段时间了。
  而看了这一箱的资料以后,楚大人感觉通身舒畅,第一回不觉得看到这么多文书眼花,这么有条理、证据齐全的资料,看着就觉得赏心悦目。
  如果这是他的副手那就好了——这个可惜的想法一闪而过,就被他丢到了脑后,他何德何能,能拥有这么一个从三品的副手?等小林大人回京,多半就是同级了。
  这份卷宗司徒铭希也能看,他一开始看的时候还没什么感觉,但当他们又拿到了南疆其他官员手里的资料,对比以后发现了显著差距。
  他看的眼睛疼,提取的信息有限,有些还语焉不详,要自己注意有没有陷阱,或者是内情。
  他们是钦差,代表着太上皇、皇上的意志来巡视,他们要看他们的政绩,大家表面都配合,但这当然不可能都是真实的。
  对自己不利、有害的部分没有人会傻的主动露出来。
  他们表面配合,但实际有诸多理由,比如说资料还在整理,比较杂乱,只能先提供部分,或者干脆一拖再拖,他们未必敢作假,但只要隐瞒部分关键信息,或者故意用过时的旧资料数据,就可以让钦差无法得知最真实的内容。
  这就要看钦差的本事了。
  有些东西是南安郡王府不乐意让钦差看到的,但巡抚大人和林烨怎么会同意呢?
  随后他就收到了司徒铭希让人送来的匣子。
  这个匣子是他出发之前做的顺水人情,问林家有没有什么要带的东西,然后就有了这个匣子。
  这里面就有安安口述,林黛玉拿笔写下的家书。林黛玉完全是以小孩的口吻写下的,原话怎么说,她就怎么写,她还会附上旁白,比如说安安说话时的神情动作,还有一些额外的补充,把他们写信时的场景通过文字具现到他们眼前。
  林烨看了许久,在孩子的身上,时间好像过得这么快,恍惚中安安还是那个牙牙学语的孩子,现在他都已经能说会道了。
  崔玥看了信,没忍住流下泪来,尤其是她看到安哥儿那句我想母亲,我不想要继母的话,让她完全控制不住眼泪。
  她一边流泪一边骂:“也不知道是哪个缺德的,居然这样吓唬一个孩子,也不怕报应到他自己的子孙后代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