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2 / 4)
“嗯!燕侯一介女流,赵候好谋而无勇,敢为天下先者,只有魏侯王敦,只要胡人的压力再大点,三镇便可乘时而兴了,最近陈后与王贵妃之争已到了白热化,有传王贵妃已怀有龙胎,只是怕人迫害而不敢公布,总之京师之地,也不安稳,尔等只有等我的号令便好了。”
** ** **
只有三十来岁的王敦是王氏家族年青一辈最出色者,他这一支在荆楚之地有很大的产业,还开垦了极为丰厚回报的水产业。
魏州道节度使是王家一个传统的势力范围,被视为晋室司马氏最信任的家族,也是制衡陈家的柱石。
现在这个位置落在王敦手上,因为他将这支军队的所有费用一力承担,用金银财宝承担了帝都长安的正门防卫责任。
去年柔然并没有来攻魏州道,因为这里的长城也是修辑得最无懈可击的一段。
春秋时魏国步兵天下无敌,曾夺秦关中数百里地,直至秦孝公时才能夺回,而秦国步兵,所学的亦是魏武卒。
这时王敦坐在马上,肃然的观察着魏兵训练。
领军大将令旗频频挥动,步兵阵时紧时松,进退有据,杀声振天,一时颇为威武。
王敦虽然腰广膀粗,但一身书生服坐在马上仍是风流潇洒,在他身旁也有一骑,马上一个玄衣老者,白发苍苍,正是班武。
王敦兴致勃勃指点着问:“班公,看我这些武卒,能否称得上天下无敌?”
班武轻笑,“比诸泰西的罗马,尚有不如。”
“嗯!然则罗马士兵,披甲比我们重?”
“不!他们也只是披半身甲,较之魏兵,尚有不如。”
“那……他们的长矛比我们锋利?”
“非也,魏兵铁矛,绝不输他们。”
“然则他们士兵力气大,比我们勇敢?”
“军纪……只有累战不散的阵才真是坚固,步兵对决经常相持一整天,哪一边先崩溃便会战败,罗马的步兵阵很简单,但是一旦接战却从没有败过。”
“我这些士兵,难道军纪不好?”
“真正的军纪,是在战争中才可以看出,魏侯不信,也只有等战场上见分晓了。”
王敦默不作声了一会,又问:“班公,皇上突然召见你,是不是参详立储之事?”
“当今太子年轻有为,皇上岂会有其他想法?”
“太子年轻有为,才不能为太子,是不是?”
“这要问一问皇上了。”
“但皇上没有答应你的请求,对不对?我看不到他想还政于民,大晋没有君主有这个魄力。”
“魏侯找我来不是要在老朽面前说这些无谓的话吧?王家权倾天下,当然不怕皇上以言入罪,但老朽却不知什么时候,皇上会对我大发雷霆啊!”
“班公,我们打天窗说亮话,自秦统一六国,厉行郡县制,翦除了六国的地方势力,及至汉武帝时又大削诸王之权,用酷吏对地方豪强大力镇压,然而,自赤眉乱起,各宗族筑坞自保,各地的大家族又再形成,及至汉末,门弟之防已甚于战国秦汉,吾观乎法家虽严,却始终会被宗族社会所瓦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魏侯高见,不过魏侯王并不只是想回顾历史吧?”
“不是!我想问的是,以罗马政体,是否可以解决国家与家族之间的对立?”
“从皇帝看来,自是不希望朝庭为十数家族垄断,以现在的现况,是皇帝与门弟共治天下,可是皇帝仍在表面上掌握了大权,除非宗族势力愈来愈大,又不满皇上,否则……” ↑返回顶部↑
** ** **
只有三十来岁的王敦是王氏家族年青一辈最出色者,他这一支在荆楚之地有很大的产业,还开垦了极为丰厚回报的水产业。
魏州道节度使是王家一个传统的势力范围,被视为晋室司马氏最信任的家族,也是制衡陈家的柱石。
现在这个位置落在王敦手上,因为他将这支军队的所有费用一力承担,用金银财宝承担了帝都长安的正门防卫责任。
去年柔然并没有来攻魏州道,因为这里的长城也是修辑得最无懈可击的一段。
春秋时魏国步兵天下无敌,曾夺秦关中数百里地,直至秦孝公时才能夺回,而秦国步兵,所学的亦是魏武卒。
这时王敦坐在马上,肃然的观察着魏兵训练。
领军大将令旗频频挥动,步兵阵时紧时松,进退有据,杀声振天,一时颇为威武。
王敦虽然腰广膀粗,但一身书生服坐在马上仍是风流潇洒,在他身旁也有一骑,马上一个玄衣老者,白发苍苍,正是班武。
王敦兴致勃勃指点着问:“班公,看我这些武卒,能否称得上天下无敌?”
班武轻笑,“比诸泰西的罗马,尚有不如。”
“嗯!然则罗马士兵,披甲比我们重?”
“不!他们也只是披半身甲,较之魏兵,尚有不如。”
“那……他们的长矛比我们锋利?”
“非也,魏兵铁矛,绝不输他们。”
“然则他们士兵力气大,比我们勇敢?”
“军纪……只有累战不散的阵才真是坚固,步兵对决经常相持一整天,哪一边先崩溃便会战败,罗马的步兵阵很简单,但是一旦接战却从没有败过。”
“我这些士兵,难道军纪不好?”
“真正的军纪,是在战争中才可以看出,魏侯不信,也只有等战场上见分晓了。”
王敦默不作声了一会,又问:“班公,皇上突然召见你,是不是参详立储之事?”
“当今太子年轻有为,皇上岂会有其他想法?”
“太子年轻有为,才不能为太子,是不是?”
“这要问一问皇上了。”
“但皇上没有答应你的请求,对不对?我看不到他想还政于民,大晋没有君主有这个魄力。”
“魏侯找我来不是要在老朽面前说这些无谓的话吧?王家权倾天下,当然不怕皇上以言入罪,但老朽却不知什么时候,皇上会对我大发雷霆啊!”
“班公,我们打天窗说亮话,自秦统一六国,厉行郡县制,翦除了六国的地方势力,及至汉武帝时又大削诸王之权,用酷吏对地方豪强大力镇压,然而,自赤眉乱起,各宗族筑坞自保,各地的大家族又再形成,及至汉末,门弟之防已甚于战国秦汉,吾观乎法家虽严,却始终会被宗族社会所瓦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魏侯高见,不过魏侯王并不只是想回顾历史吧?”
“不是!我想问的是,以罗马政体,是否可以解决国家与家族之间的对立?”
“从皇帝看来,自是不希望朝庭为十数家族垄断,以现在的现况,是皇帝与门弟共治天下,可是皇帝仍在表面上掌握了大权,除非宗族势力愈来愈大,又不满皇上,否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