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阏氏失宠(2 / 3)
“真的么?太好了!多夏,自从我们离开古伦来到王庭,就一直没有见过父亲!父亲这些年也不知道……”哲哲黎高兴的声音都开始颤抖。
“是,阏氏。您看,小王子今年都已经十岁了!这么算来,您嫁给大单于已经十二年了……”多夏刚说道大单于,忙把后半句咽了回去。
“阏氏,多夏该死……”多夏小声说道。多夏知道,哲哲黎对于大单于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哲哲黎已经改掉了晚饭前向帐门口张望的习惯。虽然,哲哲黎的心每晚还是在想着大单于,但是,哲哲黎是个理智的女人,她知道,大单于的心再也回不来了。
哲哲黎悄悄擦掉眼角的泪,微笑着对多夏说:“你说的对,多夏。我来到王庭,嫁给大单于已经满十二年了。”
“好了,多夏。明天大单于肯定会办庆功宴的,小王子也长大了,明天的宴会,他也要参加。去给他准备衣服吧。”一提到小王子伊稚斜,哲哲黎满脸的笑容。
帐外,一阵马蹄声由远而尽。几声马儿的响鼻声后,帐帘撩起,一个少年阔步走进来。
“儿臣参见阏氏母后。”少年单膝跪地,左手触地,右手放在左胸上,头微微垂下。自耳上到头顶的黑发朝上梳起,和下半部分余下的头发一起垂到肩膀。额前勒着褐色的缎带,上面用银丝绣成的狼的图腾,正中央是一块鹌鹑蛋大小的虎眼绿宝石。左耳朵上戴着一只婴儿拳头大小的银环。灰色毡布的短打衣裤,外面披着一件乌黑的豹皮大氅。脚下的鹿皮战靴还沾着些许泥泞。
“我的小王子快快起来。”哲哲黎上前拉起儿子,“坐下,让母后看看,打猎打了一个月是不是长高了?”伊稚斜顺从的坐到母亲身边,望着母亲红红的眼睛说道:“母亲,你哭了?”
“傻孩子,母亲哪里哭了,这几天风沙大,恐怕是母亲迎风落泪的毛病犯了。”哲哲黎一边擦去眼角的泪水,一边敷衍着小王子伊稚斜。伊稚斜到底还是孩子,竟不再在意母亲是否哭过了。
“母亲,我和左右谷立王去微驼山打猎,我自己打了几十只野兔、狍子、獐子,还有三只公鹿;我还射死一只狼!”伊稚斜得意的看着母亲,摇头晃脑的说。我让他们把狼皮扒下来,献给父王做皮褥子;把鹿皮扒下来送给母亲!”
“好孩子!”哲哲黎看着懂事的伊稚斜,轻轻把伊稚斜拦在怀里。可是,想起冷落了母子俩人许久的丈夫,军臣单于,哲哲黎的眼睛又红了。
“母亲,”伊稚斜挣脱开母亲的怀抱;伊稚斜长大了,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依赖母亲的怀抱了。“我听左右谷蠡王说,前线的兵士们打了大胜仗,明天一早就要来王庭了,是么?”
“是啊,我的孩子。明天你还要参见庆功宴。”哲哲黎温柔的目光看着伊稚斜,“明天,你要听话,要像个大人一样,不能跟小孩似的乱跑乱讲话,知道么?”哲哲黎知道,伊稚斜从小就野性儿,高兴起来不管不顾,这一点,像极了军臣单于。
还朝将士的庆功宴上,整只的烤羊、烤牛,还有各式各样的野味鹿、狍、獐,应有尽有。军臣单于还特意拿出上次捋掠汉朝边境城市代地时,弄来的几十坛子好酒,犒赏将士。
一切就绪,军臣单于从大帐外阔步走了进来,白色的羊毛地毯,从帐口一直铺到单于的宝座下。两侧的臣子、妻妾、奴婢均单膝跪地,行匈奴叩拜礼。虎案东西两侧分别是哲哲黎和喇济儿,其他的偏妃按次序分列哲哲黎和喇济儿左右。
“愿昆仑神赐福大单于!愿昆仑神赐福大单于!”众人齐声恭贺军臣单于。
“愿昆仑身赐福我们大匈奴!”军臣单于低沉而富有穿透力的声音充满大帐的每一个角落。“归座吧,我的勇士们!”军臣单于右手一挥,左右谢过后归座。
“这次征讨月氏,各位将军都辛苦了。论功行赏,我军臣单于是绝不会吝啬的。”说完,军臣单于轻轻挥了会左手,书记官赖乌开始宣布军臣单于的赏赐:
“白羊王,赏牛羊各一千只,黄金四十两,白银二百两,汉朝男女奴隶各五十,月氏男女奴隶各二百,美酒十坛。”
“左大都尉,赏牛羊各五千只,绸缎十匹,黄金一百两,白银五百两,汉朝男女奴隶各五十,月氏男女奴隶各一百,美酒六坛。”
“左贤王,赏牛羊各三千只,绸缎六匹,黄金五十两,白银二百百两,汉朝男女奴隶各二十,月氏男女奴隶各五十,美酒两坛。”
……
左贤王阿吉哈是喇济儿的父亲,在这次攻打月氏的战争中所说有功,但是远远不够资格得到单于如此多的赏赐。帐内各位大臣一边静静听着书记官宣布单于的赏赐清单,一边互相交换着眼色。显然,众臣对于单于给阿吉哈的重赏非常不满。
哲哲黎也在仔细听着书记官宣布赏赐清单,对于重赏左贤王,完全在哲哲黎的意料之中,但是如此过分的重赏,令哲哲黎心中吃惊不小。哲哲黎是个聪明的女子,她已经嗅到了暴风雨来临前的味道。
书记管宣读赏赐完毕,退在一边。
军臣单于请了清嗓子,说道:“在这次征讨月氏的战争中,我大匈奴的勇士们向我们的敌人,月氏人,显示了我匈奴人的力量和威严!让月氏人对我们匈奴王庭俯首称臣,并且贡献上了无数的牛羊、毡布、宝石,还有无数健壮的男奴和漂亮的女奴……”
军臣单于话未说完,帐内还沉浸在杀戮中未能自拔的大臣们山呼:“感谢大单于,感谢昆仑神!感谢大单于,感谢昆仑神!”
“看到各位将军如此斗志,我军臣大单于十分高兴。但是,”说着,军臣单于瞄了一眼坐在靠近帐子门口的左骨都候和左大当户等,声音低沉,说道:“有的将军却贪生怕死,延误军机,损兵折将。本应按照军纪严惩,但是本单于顾及往日功劳和情份,姑且放过你们,戴罪立功,以后再犯,两罪并罚!”
左骨都候、左大当户等纷纷跪倒,“谢大单于!臣下……”
不待左骨都候等谢完罪,军臣单于一挥手,示意他们不要再说下去了。 ↑返回顶部↑
“是,阏氏。您看,小王子今年都已经十岁了!这么算来,您嫁给大单于已经十二年了……”多夏刚说道大单于,忙把后半句咽了回去。
“阏氏,多夏该死……”多夏小声说道。多夏知道,哲哲黎对于大单于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哲哲黎已经改掉了晚饭前向帐门口张望的习惯。虽然,哲哲黎的心每晚还是在想着大单于,但是,哲哲黎是个理智的女人,她知道,大单于的心再也回不来了。
哲哲黎悄悄擦掉眼角的泪,微笑着对多夏说:“你说的对,多夏。我来到王庭,嫁给大单于已经满十二年了。”
“好了,多夏。明天大单于肯定会办庆功宴的,小王子也长大了,明天的宴会,他也要参加。去给他准备衣服吧。”一提到小王子伊稚斜,哲哲黎满脸的笑容。
帐外,一阵马蹄声由远而尽。几声马儿的响鼻声后,帐帘撩起,一个少年阔步走进来。
“儿臣参见阏氏母后。”少年单膝跪地,左手触地,右手放在左胸上,头微微垂下。自耳上到头顶的黑发朝上梳起,和下半部分余下的头发一起垂到肩膀。额前勒着褐色的缎带,上面用银丝绣成的狼的图腾,正中央是一块鹌鹑蛋大小的虎眼绿宝石。左耳朵上戴着一只婴儿拳头大小的银环。灰色毡布的短打衣裤,外面披着一件乌黑的豹皮大氅。脚下的鹿皮战靴还沾着些许泥泞。
“我的小王子快快起来。”哲哲黎上前拉起儿子,“坐下,让母后看看,打猎打了一个月是不是长高了?”伊稚斜顺从的坐到母亲身边,望着母亲红红的眼睛说道:“母亲,你哭了?”
“傻孩子,母亲哪里哭了,这几天风沙大,恐怕是母亲迎风落泪的毛病犯了。”哲哲黎一边擦去眼角的泪水,一边敷衍着小王子伊稚斜。伊稚斜到底还是孩子,竟不再在意母亲是否哭过了。
“母亲,我和左右谷立王去微驼山打猎,我自己打了几十只野兔、狍子、獐子,还有三只公鹿;我还射死一只狼!”伊稚斜得意的看着母亲,摇头晃脑的说。我让他们把狼皮扒下来,献给父王做皮褥子;把鹿皮扒下来送给母亲!”
“好孩子!”哲哲黎看着懂事的伊稚斜,轻轻把伊稚斜拦在怀里。可是,想起冷落了母子俩人许久的丈夫,军臣单于,哲哲黎的眼睛又红了。
“母亲,”伊稚斜挣脱开母亲的怀抱;伊稚斜长大了,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依赖母亲的怀抱了。“我听左右谷蠡王说,前线的兵士们打了大胜仗,明天一早就要来王庭了,是么?”
“是啊,我的孩子。明天你还要参见庆功宴。”哲哲黎温柔的目光看着伊稚斜,“明天,你要听话,要像个大人一样,不能跟小孩似的乱跑乱讲话,知道么?”哲哲黎知道,伊稚斜从小就野性儿,高兴起来不管不顾,这一点,像极了军臣单于。
还朝将士的庆功宴上,整只的烤羊、烤牛,还有各式各样的野味鹿、狍、獐,应有尽有。军臣单于还特意拿出上次捋掠汉朝边境城市代地时,弄来的几十坛子好酒,犒赏将士。
一切就绪,军臣单于从大帐外阔步走了进来,白色的羊毛地毯,从帐口一直铺到单于的宝座下。两侧的臣子、妻妾、奴婢均单膝跪地,行匈奴叩拜礼。虎案东西两侧分别是哲哲黎和喇济儿,其他的偏妃按次序分列哲哲黎和喇济儿左右。
“愿昆仑神赐福大单于!愿昆仑神赐福大单于!”众人齐声恭贺军臣单于。
“愿昆仑身赐福我们大匈奴!”军臣单于低沉而富有穿透力的声音充满大帐的每一个角落。“归座吧,我的勇士们!”军臣单于右手一挥,左右谢过后归座。
“这次征讨月氏,各位将军都辛苦了。论功行赏,我军臣单于是绝不会吝啬的。”说完,军臣单于轻轻挥了会左手,书记官赖乌开始宣布军臣单于的赏赐:
“白羊王,赏牛羊各一千只,黄金四十两,白银二百两,汉朝男女奴隶各五十,月氏男女奴隶各二百,美酒十坛。”
“左大都尉,赏牛羊各五千只,绸缎十匹,黄金一百两,白银五百两,汉朝男女奴隶各五十,月氏男女奴隶各一百,美酒六坛。”
“左贤王,赏牛羊各三千只,绸缎六匹,黄金五十两,白银二百百两,汉朝男女奴隶各二十,月氏男女奴隶各五十,美酒两坛。”
……
左贤王阿吉哈是喇济儿的父亲,在这次攻打月氏的战争中所说有功,但是远远不够资格得到单于如此多的赏赐。帐内各位大臣一边静静听着书记官宣布单于的赏赐清单,一边互相交换着眼色。显然,众臣对于单于给阿吉哈的重赏非常不满。
哲哲黎也在仔细听着书记官宣布赏赐清单,对于重赏左贤王,完全在哲哲黎的意料之中,但是如此过分的重赏,令哲哲黎心中吃惊不小。哲哲黎是个聪明的女子,她已经嗅到了暴风雨来临前的味道。
书记管宣读赏赐完毕,退在一边。
军臣单于请了清嗓子,说道:“在这次征讨月氏的战争中,我大匈奴的勇士们向我们的敌人,月氏人,显示了我匈奴人的力量和威严!让月氏人对我们匈奴王庭俯首称臣,并且贡献上了无数的牛羊、毡布、宝石,还有无数健壮的男奴和漂亮的女奴……”
军臣单于话未说完,帐内还沉浸在杀戮中未能自拔的大臣们山呼:“感谢大单于,感谢昆仑神!感谢大单于,感谢昆仑神!”
“看到各位将军如此斗志,我军臣大单于十分高兴。但是,”说着,军臣单于瞄了一眼坐在靠近帐子门口的左骨都候和左大当户等,声音低沉,说道:“有的将军却贪生怕死,延误军机,损兵折将。本应按照军纪严惩,但是本单于顾及往日功劳和情份,姑且放过你们,戴罪立功,以后再犯,两罪并罚!”
左骨都候、左大当户等纷纷跪倒,“谢大单于!臣下……”
不待左骨都候等谢完罪,军臣单于一挥手,示意他们不要再说下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