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0章 1560各方准备(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皇帝的意志,他们可以不放在心上,但是明面上该做的事儿还是要做。
  而之后,自然就是等到了散衙前,把张四维和申时行叫到这里,给他们看看户部和都察院报上来的文书,今天的差事儿就算完成。
  而魏广德给兵部的条子,落到张科手里,倒是引起他的重视。
  此次北军主力是辽东兵马,近半戚继光训练的新兵营被作为精锐投入石见北线,阻挡织田氏家族和北条氏的兵马南下石见地区。
  这个时候,辽东只保留较少的新军策应,再有蓟镇和宣府兵马,北方防线暂时是没有问题的。
  这也是为什么调动蓟镇兵马为后援而没有第一时间登船调往倭国。
  辽东、蓟镇和宣大这三地,一向是大明朝廷北方防线的重点,敢调动辽东兵马远征,也是因为这两年戚继光在辽地大兴防御工事的结果。
  歷史上,这一时期大明的主要防御工事被放在蓟镇,不过隨著戚继光北调,於是就在辽东扎根。
  当然,董一元负责的蓟镇也在边境重要隘口重建了一批镇堡。
  倒是宣府,出长城沿线有山地外,內部是一马平川,几乎无隘口可守,所以重点还是训练两支骑营。
  特別是当初马芳因为对训练的严格要求,翁万达打造的千支百出佛郎机早已经残旧不堪用,所以马芳在时就不断向兵部討要新铸造的百出佛郎机。
  不过兵部却拿不出马芳索要的火器,而现在麻贵接任宣府总兵官后,也是按照马芳的规划,希望两支骑营都能大量装备这种火器,而不是用三眼銃代替。
  是的,百出佛郎机不能使用后,火器手只得换装三眼銃,这东西兵部倒是送了不少来,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卒都能使用。
  打完火器可以当铁锤作战,確实很是实用。
  此时张科就在盘算北地各镇,还有那些镇能够抽调出兵马。
  只不过算来算去,似乎都找不到优质的兵源。
  南军目前看来是放心的,陆战主力是南海水师的陆师和浙江紧急召集的浙兵营,这营兵马都是按照戚家军的方式训练出来,以火器和鸳鸯阵对敌,足有八千人之多。
  在石见南线,还能获得水师助战,只是对上毛利家那点残兵败將,自然底气十足。
  “难道真要调狼兵参战?”
  此时,张科脑海里出现了那支他曾经指挥过,作战驍勇但是军纪不强的土兵。
  说实话,如果只看大明卫所兵的话,狼兵无疑是重要战力。
  但是在看过这些年各镇编练的新兵后,张科其实对狼兵的重视程度就大大降低了。
  实在是差的太远,除非编入军队中,从临时招募的僱佣兵变成长期成建制训练的营兵。
  思考片刻后,张科终於还是做出决定,立即在广西招募三千狼兵,补充北线军团,作为和倭国军队近战的主要武装力量。
  据锦衣卫情报,石见地区是丘陵地形,山势起伏,或许这些善於山地作战的狼兵能够起到奇效。
  至於后世名声更响亮的白杆兵,此时还未真正出现。
  白杆兵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是十多年后,大明西南播州土司造反。
  朝廷徵调湖广、四川、贵州等地兵马和土司招募的土兵围剿播州杨应龙叛乱,四川石柱马千乘,也就是歷史上有名女將秦良玉的丈夫,招募族中壮丁组建了白杆兵。
  他们採用白蜡木製作长矛,利用当地土家族的攀爬技巧训练。
  白杆兵首次投入实战,凭藉长矛和铁环组成的“蜈蚣梯“成功攻上90丈高的悬崖,缴获大量盔甲装备,此役也让白杆兵名声大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