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章 苏元清其人(2 / 3)
“苏爱卿起来吧。”
那道声音再次响起来,苏元清才惊觉自己在皇上面前走神,忙拱手施礼到:“谢皇上。”直起腰身站了起来垂目退到一边。
“苏爱卿辛苦了,朕一路走过来,看到这平阳县的瘟疫基本得到遏制,苏爱卿治理有方,乃全朝之楷模。”
“微臣不敢,是吾皇皇恩浩大,保佑百姓,才使得百姓渡过这次天灾。”苏元清拱手作揖推诿的说道。
“恩,苏爱卿来这平阳县做县令几年了?”御天辰状似不经意的闲谈到。
“回皇上,微臣来这里三年整。”
“这之前供职何处?”
“回皇上,之前臣任职蓉州布政使。”听到这里苏元清心中有种不详的预感,忐忑不安。
“哦?”御天辰漆黑如墨的眸子里似蕴着一丝不解,疑惑的问道:“堂堂从二品的布政使怎么来这平阳县做七品县令,可是犯了错误?”
“回皇上,臣是主动请旨来这当县令的。”
“为什么?”
“回皇上,臣在布政使任职内,身体出现不适,无法胜任如此重要的职务,便向先皇请旨回祖籍做个县令,以自己绵薄之力继续效力朝廷,答谢先皇的栽培之恩。微臣的祖籍便是这平阳县。”
“原来是这样。”御天辰似一幅恍然大悟的样子。
苏元清一直低头垂目认真的回答御天辰的问题,所以没看到帝王的表情,听到帝王如此说,还以为不会继续问下去了,哪知还没等他的心稍稍放下些那道低醇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既然苏爱卿有心报效朝廷,那么对朕接下来的问话定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吧?”
“皇上请放心,臣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屏住呼吸惴惴不安的听着御天辰接下来的问话。
“苏元清,祖籍蓉州平阳县本地人士,祖上以粮店生意为生,曾是本地有名的富甲,后不幸家道中落,不得已只好去考取功名。太宗九年,喜中恩科榜眼,光耀门楣。此后七年间,一直在京供任闲职。太宗十六年,由当时的宰相举荐,到蓉州出任布政使。十年后,太宗二十六年,以身体为由,请旨辞去布政使职务,回本籍任县令至今。对朕的补充你可有异议?”御天辰义正言辞的说道。
“微臣并无异议。”苏元清眸底闪过一丝惊讶,心底那种不详的预感愈来愈强烈。
“朕还知道,苏爱卿你天赋异禀,有过目不忘之本领,朕说的可有错?”
苏元清大惊失色,这个秘密只有几个家人知道,皇上是怎么知道的?听这说话的语气,像是在说一件很普通的事情。那他此行的目的..想到这里苏元清不禁身体微微有些颤抖。
“朕说的可有错?”冷冽的嗓音中似乎还夹杂着丝丝不耐。
“回皇上,并无错。”苏元清惊悸不安的回答道。
“恩,苏爱卿既然有这种异于常人的本领,在任蓉州布政使掌管着一州之财,想必对这十年间的财政帐目很是清楚才对吧。”
苏元清瞳孔一敛,骤然抬头看向帝王,此时御天辰也重瞳疏冷深凝看着他。苏元清心下一惊,慌忙收敛了目光,垂目看向地面。
“臣,臣清楚。”
“那好,既然清楚,作为忠心耿耿报效朝廷的好臣子,你可有话对朕讲?”
终于说出重点了,苏元清的心赫然明了。原来真的是为了这个,当年辞官不也是为了这个吗,想到其中的利害..苏元清微微敛了心神,继续说道:“臣无话可说。”
“苏元清,你是要欺君吗?”听到苏元清如此说,御天辰一双利目紧攫着他,沉声呵斥道。
“臣不敢。”苏元清慌忙向着正在暴怒的帝王下跪施礼。
“如今的情况你已知晓,现下硕鼠当道,此次水灾,素有国之粮仓美誉的南江竟然拿不出一粒粮食一两银子赈灾,致使无辜百姓冤死。你口口声声说是为国效力,现在朕要你讲出实情,为蓉州百姓,也为明昭国百姓揪出这个些鼠辈,你却推三阻四,这就是你的忠心?” ↑返回顶部↑
那道声音再次响起来,苏元清才惊觉自己在皇上面前走神,忙拱手施礼到:“谢皇上。”直起腰身站了起来垂目退到一边。
“苏爱卿辛苦了,朕一路走过来,看到这平阳县的瘟疫基本得到遏制,苏爱卿治理有方,乃全朝之楷模。”
“微臣不敢,是吾皇皇恩浩大,保佑百姓,才使得百姓渡过这次天灾。”苏元清拱手作揖推诿的说道。
“恩,苏爱卿来这平阳县做县令几年了?”御天辰状似不经意的闲谈到。
“回皇上,微臣来这里三年整。”
“这之前供职何处?”
“回皇上,之前臣任职蓉州布政使。”听到这里苏元清心中有种不详的预感,忐忑不安。
“哦?”御天辰漆黑如墨的眸子里似蕴着一丝不解,疑惑的问道:“堂堂从二品的布政使怎么来这平阳县做七品县令,可是犯了错误?”
“回皇上,臣是主动请旨来这当县令的。”
“为什么?”
“回皇上,臣在布政使任职内,身体出现不适,无法胜任如此重要的职务,便向先皇请旨回祖籍做个县令,以自己绵薄之力继续效力朝廷,答谢先皇的栽培之恩。微臣的祖籍便是这平阳县。”
“原来是这样。”御天辰似一幅恍然大悟的样子。
苏元清一直低头垂目认真的回答御天辰的问题,所以没看到帝王的表情,听到帝王如此说,还以为不会继续问下去了,哪知还没等他的心稍稍放下些那道低醇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既然苏爱卿有心报效朝廷,那么对朕接下来的问话定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吧?”
“皇上请放心,臣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屏住呼吸惴惴不安的听着御天辰接下来的问话。
“苏元清,祖籍蓉州平阳县本地人士,祖上以粮店生意为生,曾是本地有名的富甲,后不幸家道中落,不得已只好去考取功名。太宗九年,喜中恩科榜眼,光耀门楣。此后七年间,一直在京供任闲职。太宗十六年,由当时的宰相举荐,到蓉州出任布政使。十年后,太宗二十六年,以身体为由,请旨辞去布政使职务,回本籍任县令至今。对朕的补充你可有异议?”御天辰义正言辞的说道。
“微臣并无异议。”苏元清眸底闪过一丝惊讶,心底那种不详的预感愈来愈强烈。
“朕还知道,苏爱卿你天赋异禀,有过目不忘之本领,朕说的可有错?”
苏元清大惊失色,这个秘密只有几个家人知道,皇上是怎么知道的?听这说话的语气,像是在说一件很普通的事情。那他此行的目的..想到这里苏元清不禁身体微微有些颤抖。
“朕说的可有错?”冷冽的嗓音中似乎还夹杂着丝丝不耐。
“回皇上,并无错。”苏元清惊悸不安的回答道。
“恩,苏爱卿既然有这种异于常人的本领,在任蓉州布政使掌管着一州之财,想必对这十年间的财政帐目很是清楚才对吧。”
苏元清瞳孔一敛,骤然抬头看向帝王,此时御天辰也重瞳疏冷深凝看着他。苏元清心下一惊,慌忙收敛了目光,垂目看向地面。
“臣,臣清楚。”
“那好,既然清楚,作为忠心耿耿报效朝廷的好臣子,你可有话对朕讲?”
终于说出重点了,苏元清的心赫然明了。原来真的是为了这个,当年辞官不也是为了这个吗,想到其中的利害..苏元清微微敛了心神,继续说道:“臣无话可说。”
“苏元清,你是要欺君吗?”听到苏元清如此说,御天辰一双利目紧攫着他,沉声呵斥道。
“臣不敢。”苏元清慌忙向着正在暴怒的帝王下跪施礼。
“如今的情况你已知晓,现下硕鼠当道,此次水灾,素有国之粮仓美誉的南江竟然拿不出一粒粮食一两银子赈灾,致使无辜百姓冤死。你口口声声说是为国效力,现在朕要你讲出实情,为蓉州百姓,也为明昭国百姓揪出这个些鼠辈,你却推三阻四,这就是你的忠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