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幻骨散(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二十五章幻骨散
  海定村被屠村一事,外阁府方面紧急封锁消息,在没有调查实情出来,众生寺是不敢公布于众;但消息还是在天京府走漏了一些风声,当地百姓听说海定村遭到屠杀,一时惶恐不已,有得甚至深居家中,不敢出门。
  当少主雁林森和萧权赶到天京府,侍兵已经把尸首妥当处理,三百六十具尸体全摆在了海定村的中央,众人望着地上躺满的尸首,无一不陷入一阵悲痛之中;
  天京府知府尚书怀此时正在向二人汇报情况,他连任天京知府三十年,从未发生过一次恶劣案件,如今发生这样的事情,他作为当地父母官背负着三百六十条人命,心中也自知官职恐怕不保。
  “下官昨日带人连夜清理村庄,发现并无抢掠、烧毁、奸掳等迹象,可以说这次的案件只为是杀人灭口,凶手在现场也没有留下任何线索。”尚书怀卑恭卑敬,脸上虽是表现的一份镇静,心中却有种大祸临头的不详征兆。
  这时少主雁林森不顾自己的身份特殊,走到那些有些发臭的尸体旁,仔细的一番查验,这可惊动了所有在场的人,不仅尚书怀跑过去阻止,就连萧权也劝说道:“少主养尊处优,莫叫这些尸体脏了少主的手,查验尸首交给验尸官即可。”
  雁林森却微笑一声,不以为意的问道:“尚大人可查验了这些尸首?”
  这一句问话,把一旁的尚书怀给问住了,只听他唯唯诺诺的答道:“禀少主,海定村妇孺老少皆死于脖子的剑伤,所以并未派人查验尸体。”
  “混账!”萧权一声叱喝,厉声道:“死者验伤,是基本的案件调查手段,你作为天京知府,连这点常识都没有?”
  尚书怀立即跪倒在地,慌慌张张的答道:“海定村的事故来得实在突然,下官一时疏忽,望萧武帅、少主怒罪。”
  “诸多辩解,我看你这天京知府的位置也是难坐了,海定村一事由本帅和少主全盘处理,你暂且待命听后发落。”萧权一挥手,身后的两位侍兵说着就要把尚书怀带下去。
  雁林森这时及时制止,此刻不是先去追究尚书怀的责任,而是把海定村遭到屠杀的源头找出来,只听他说道:“尚大人虽然身负责任,却不至于降罪,对于海定村一事确实突然,萧长老,你我还是先抓紧调查。”
  “是,少主。”萧权见雁林森都这么说了,只好把尚书怀处理的事情放在一边。
  经过二人一上午的勘测和调查,他们最终得出了一个证据,也就是海定村三百六十口人都是被一个人屠虐,且不说凶手的残忍至极,单凭靠一己之力,把整座村庄赶尽杀绝,这份力量是有多么强大,而且从死者的伤口来看,几乎都是一剑毙命,这足以说明凶手对自身的修为充满信心。
  雁林森根据这条线索想到了一些眉目,为何凶手要对村庄所有人进行屠杀,目的显然是杀人灭口不错,可为何凶手要灭口?这说明凶手和村庄的百姓有过来往,并且熟悉,而且村民可能对凶手的背景身份还有了解;另外一点,海定村毕竟居住着三百多口人,在面对凶手残暴的屠虐下,妇孺老人没有反抗能力是合乎情理,可村上还有着不少年轻力壮的青年,他们在面对屠杀的时候难道就没有一丝半点的反抗?更何况从村庄上的情况来看,昨日村民被屠杀的时候,也没有进行劳作,也没有一个人出外,这就像是所有村民在等着凶手来杀自己。
  联想到的种种,雁林森觉得这个案件疑点颇多,他把自己的想法讲述给了萧权,询问他的意见。萧权不禁点头,觉得少主的判断十分有力,把一些难解的疑点都分析出来。
  目前,验尸官正在对所有尸首进行查验,雁林森和萧权都认为村民在被杀之前,可能服用了一些药物,导致他们没有半点反抗能力,具体情况也只有等查验结果出来后才知分晓。
  一天很快过去,话说另一头,众生寺的莫望从文苑府下课,便急急忙忙的赶到了众佛山后山的清青棋局,他昨日和那位林姓男子约好今日比试棋艺,对此莫望心中带着期待的心情。
  当他来到后山时,却发现棋局毫无一人,只不过经历了一夜,地上积满了树枝上掉落的枯叶;莫望看看天际,恰好是傍晚时分,他和那位林师兄约好此时此刻相见,现下没见到他人,莫望心中有几分失落。
  “或许他有什么事耽搁了吧?我在等等他。”莫望忽然一想,俗话说人有三急,等他一刻半会也没什么。
  于是他静下心来读了会儿书,可能第一次和别人对弈,心中不免有些激动,这下忘心经也完全看不下去;莫望跑到弟子居拿了一把扫帚回来,把棋局上的枯叶扫得干干净净,一番折腾,已经足足过了两个时辰,此刻天完全暗了下来,莫望也不见林师兄来,他这下彻底失望了,心道:“这家伙竟然敢骗我!”
  之后的几天里,莫望每天按时来到后山,他期待林师兄的背影有一天能够出现在清青棋局上,可他就像是消失了一般。莫望不得不恢复了以前的状态,可惜他现在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除了在后山看书,还多了一件事情,就是每天清扫棋局上的枯叶。
  这天,文苑府一下课,莫望干脆把扫帚随身带到了文苑府,冲着门院就朝后山跑去;刚讲完课的张太师一声把他叫住:“莫望,你等等!”
  “太师,有什么事吗?”莫望喊着他的官衔,这并不是他不敬,而是张弓从来不让弟子们叫自己师傅,都是统一称呼太师。
  说到张弓此人,他年纪快四十出头,这样年纪的人按理说都比较成熟稳重,更何况是做为一代太师,更有师尊的风范;张弓却是个小鸡肚肠的人,不仅心眼小,而且脾气还很粗暴,动不动就经常体罚弟子,并且他的思想极其迂腐,莫望为此受到了不少教训,但张弓此人不善阿腴奉承,也不畏惧权利。他心知莫望是萧权的义子,也仍旧对待其他弟子一样,莫望若是犯了什么错误,或是交代的诗文写不出、背不住,也要挨罚;这种行为待遇莫望在赵木之的门下完全有所不同,他当初整天不去众佛山修练,成天躺在弟子居,要是换了张弓,不打他才怪。
  在文苑府的日子,莫望也渐渐习惯了张弓的教育方式,他反倒觉得一个人若是肯骂你、打你,至少说明他还关心你,在赵木之的门下,他体会不到这种感觉,更多的只是被人孤立和遗弃。
  “你这个臭小子,我发现每次下课你比谁都跑得快,在课堂上就无精打采,这几日你带着扫帚干嘛?”张弓说话大大咧咧的,在弟子们面前从来没有一副师傅的样子,弟子们都在背后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咆哮公公’。
  “哦,我要去后山扫枯叶。”莫望拿着手中的扫帚,不经意的说了句。
  “后山?你现在还有闲空去扫地?莫望,我告诉你,再过三个月就是试考,你向来文采不错,到时试考没通过,看我不打断你的狗腿子!”张弓没好气的对莫望说。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