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双向的良性正循环】(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365章 【双向的良性正循环】
  外骨骼动力甲作为军工装备产品,利润率并不高,军品18号文规定的利润率为5%,这是法律性的文件,不可突破。
  换言之,军方下了5000亿额度的采购订单,灵镜科技能从外骨骼动力甲业务上获得的利润额是230多个亿的样子,两百多亿自然是个很大的数目,但是跟民用的流光星语仿真机器人比起来,差距就非常之大了。
  但也恰恰是因为军品的利润不高,流光星语仿真机器人的民用就更要推行。
  就像造船业领域,船企造军舰其实不怎么赚钱,但东大的海军舰船之所以能不断下饺子,从宏观层面来看,都是用民船制造的盈利反哺出来的。
  如果东大的船企在民船领域没发展起来,接不到民船订单,船企就会面临经费紧张,开工不足,人员裁撤、技术断代,最后走向衰落,导致海军建设也难以为继。
  这一点,大鹅就是一面镜子,大鹅家的军工企业越来越拉胯,宏观层面就是因为没有巨大的民用市场支撑。
  东方大国的军民融合发展路线已经被证明是无比正确的,依托巨大的民用市场的盈利反哺军工领域,技术创新进步之后,一部分技术又反过来应用在民用市场领域,实现了双向的良性正循环。
  如果不走这条路线,纯靠军品订单就会面临两难的抉择。
  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能维持运转和投入必要的研发资金搞技术创新,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利润支撑,5%的利润率绝对不够,还可能滋生军工复合体的出现,阿镁立卡对此点了个赞。
  抬高产品的利润率就会导致军方开支增加,军费预算又受不了,阿镁立卡又点了个赞。
  不给企业足够的利润,就没钱搞技术创新甚至生存都会成为大问题,就算企业勉强存续,也无力投入更多的资金去研发新技术迭代新产品。
  显然,东方大国找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就是军民融合战略。
  造船业领域就是典型的案例,今年的数据显示,国内船企在全球市场份额的占比到达了夸张的70%,全球十大造船厂有一多半来自东方大国。
  那些造船厂靠着民船盈利反哺军工,得以让不怎么赚钱的军舰能够下饺子一般产出,军方预算也没有因此大规模暴涨承压。
  这个宏观逻辑在其它领域也同样适用,当然也包括灵镜科技的外骨骼武装动力甲了。
  动力甲的利润率的确不高,但是灵镜科技可以凭借动力甲的衍生品产物流光星语仿真机器人投入民用市场,依靠巨大的民用市场的利润作为支撑来反哺军工领域的武装动力甲。
  以后技术迭代升级了,又可以拿出一些降级处理后的技术支持民用,从而实现双向的良性正循环。
  由此可见,从军事层面考虑,流光星语仿真机器人也不可能会被叫停一刀切。
  当然,外骨骼武装动力甲跟造船业还是有内在区别的,那就是这技术是萧宇从蓝星世界倒腾过来的,实际上的研发成本是可以忽略的,甚至可以说压根就没有研发成本。
  这一点在民用的流光星语仿真人偶身上得到了体现,那就是先进技术的低价应用。
  个人版消费级的流光星语仿真机器人卖那么便宜,还能有25%的综合净利润率,这已经是很高的利润率了,而生产资料属性的流光星语机器人定价18.3万,更是有十几倍的暴利。
  最大的原因就是核心技术都是来自蓝星世界,灵镜科技没有什么研发成本支出,这才有了巨大的利润支持。
  尽管这情况很特殊,是别的企业所不能复制的模式,但本质上并没有改变依靠庞大的民用市场反哺军工实现双向正循环的逻辑。
  同样的逻辑在神龙战机j-36之于中航临飞公司也是成立的,这也是中航临飞要在民用领域推进空铁列车项目的原因,空铁列车项目本身是亏钱的,由临州市财政兜底,但中航临飞是卖室温超导材料是赚钱的。
  除了空铁列车这样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今后也肯定会进一步开发其它民用领域的应用场景。
  把民用市场规模做起来,规模化起来了,成本也能持续摊薄,以后其它城市打造空铁列车项目,成本肯定会远低于承受了巨大沉没成本的临州市。
  东方大国走的这一条路子,意味着军费支出的“转化率”非常之高,或者说“性价比”非常高,是真正的物美价廉。
  要是跟老镁对标比一比,那就更鲜明了。
  如果说东方大国是把每军费都在刀刃上,那阿镁立卡绝对是将天量的军费在了刀把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