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洪灾(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些房屋被冲毁的,也尽量想办法安置下来。省府颁布命令,各地尽力帮助百姓重建家园,尽快恢复生产生活。
  就这样,一直忙到了七月中下旬,大部分百姓已经安顿妥当,城中一切事物,也逐步恢复正常。
  此次东北普遍降雨,辽河、嫩江都发了洪水,受灾的不仅仅是吉省。
  奉天、黑龙江两省,也有不少地方遭受洪灾。
  一些地方由于官员处置不及时,防护措施做的不到位,灾情很严重。
  洪灾使很多人失去家园、财产,甚至不少人消失在了洪水之中,百姓生存困难,只能背井离乡去别处逃荒。
  九月初,奉天城内饥民掀起抢粮风潮,不少粮栈、米粮铺子遭到哄抢。
  官府派兵镇压,遭到灾民反抗,奉天官员紧急调拨官兵,费了不少力气,才将这一场暴乱镇压下来。
  倭国借口防范高丽革命派头目李范允,向延吉增兵,并且设立乡约、社长,扩张势力。
  九月十六,延吉局子街倭国宪兵开枪打伤清军工兵郭振清。
  紧接着,倭军强修公所房屋,并枪杀和打伤巡防营多人。
  延边镇守使韩登举得知消息后,立刻派兵到局子街,与倭军理论,双方发生冲突。
  曲绍扬这边也向延吉增兵,对倭军形成包围,大有一言不合就直接开战之意。
  清廷外务部就局子街事件,向倭国提出严重交涉,要求倭国惩办凶手和策划者,对死者从优抚恤,撤出延吉境内的倭国宪兵。
  迫于压力,倭国最后不得不同意了清廷的要求。
  十月,光绪帝病危,西太后传懿旨,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在宫中教养,载沣监国为摄政王。
  十月二十一,光绪帝病逝于瀛台涵元殿。
  西太后再次下懿旨,以溥仪入承大统为嗣皇帝,承继穆宗为嗣,兼承大行皇帝之祧。
  次日,慈禧太后逝世。
  朝廷传令,国丧期间,禁止婚嫁,不得举行各种宴会、唱戏等娱乐活动,等等。
  到冬月初九,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登基为帝。各地督抚纷纷上奏折,以示对朝廷的忠心。
  冬月中旬,吉林省城开设吉林旗务处工厂。
  该厂以筹计旗人生计,提倡工艺,养成各项工师,普及全省全旗为宗旨。
  经费由旗务处自筹,不足由公家补助。
  设有革工、金工、织工、纫工、染工等五科,工匠四十五名,学徒一百六十名,视工艺难易,定毕业期限。
  到冬月末,吉林宝华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在克服了种种困难后,终于发电,供应吉林城大部分地区用电。
  城中大户人家,纷纷扯上电线,开始改用电灯。
  “快,快,赶紧打开电灯,让我们看看这东西啥样儿。”
  曲府里,电灯公司的人刚把电线布好,安装了灯泡和开关。
  底下这群孩子们,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电灯是什么样儿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