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起义(二)(1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493章 起义(二)
  武昌起义后,湖南、陕西两地新军率先响应,宣告独立,连锁反应很快蔓延开来。
  此时,载沣终于坐不住了。
  九月初六,载沣任命老袁为钦差大臣,节制平叛的海陆各军。
  朝廷不为遥制,并拨出白银一百万两为军费。
  三天后,老袁离开河南,率领他当年的嫡系北洋新军南下平叛。
  老袁毕竟是老袁,几天后就指挥着部将冯华甫攻下了汉口,给了武昌起义军一个下马威。
  但老袁最担心的,并不在湖北牵前线,而是后方。
  三年前朝廷命老袁回家休养后,载沣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继续清除老袁在北洋新军中的势力。
  为了排挤掉老袁的嫡系,载沣大肆提拔从倭国留学回来的军校生作为新军的领导。
  比如号称士官三杰的吴禄贞、张绍曾和蓝天蔚。
  此时吴禄贞出任第六镇统制驻扎保定,张绍曾出任第二十镇统制,驻扎滦州,蓝天蔚出任第二混成协协统,驻扎奉天。
  这些人都是留学回来的,并不属于老袁的班底,自然也不会忠于老袁。
  就在老袁赶往湖北前线的同时,张绍曾、蓝天蔚率先出手了。
  他们联络了一批将领联合向朝廷通电,要求以真正的立宪改革平息即将在全国蔓延开来的独立风潮。
  此次事件,被称为滦州兵谏。
  同一天,阎锡山在太原发动新军兵变,宣告山西独立,阎大人自任山西军政府都督。
  山西独立对朝廷的震慑可想而知,要知道它距离进城的铁路车程在半天之内,这就等于是在眼皮子底下了。
  于是,第二天载沣连发数道上谕,宣布即日起废止皇族内阁。
  任命老袁为内阁总理大臣,组织责任内阁,推行宪政。
  为了对付山西闹独立的阎锡山,载沣任命吴禄贞为署理山西巡抚,令他率领新军就近前往山西平叛。
  此时的吴禄贞也无所顾忌了,他截住了朝廷运往湖北前线的军火,并且和阎锡山秘密会面。
  共商联合张绍曾、蓝天蔚等部,从保定、滦州、奉天三个方向围攻京城,夺取大清政权的计划。
  另一边,奉天省城的革命党人在西关外,南满铁路车站附属地设立了秘密革命机关部。
  推举驻在北大营的新军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为关外革命军讨虏大都督,张榕为奉天省都督兼总司令,吴景濂为奉天省民政长。
  九月十六,蓝天蔚、张榕、徐镜心、商震等人在北大营秘密集会,讨论发动奉天独立。
  由于倭国在奉天南部驻有军队三万多人,与会的众人担心发动起义会引起倭国的直接干涉,因而约定和平革命。
  即在九月末十月初,由蓝天蔚指挥的第二混成协,以维持治安的名义,把守主要衙署及军械局,驱逐总督赵尔巽,宣布奉天独立。
  不料,这一和平举义的计划,被蓝天蔚所部营长李鹤祥探知,当晚告密给赵尔巽。
  赵尔巽闻讯心急如焚,他虽然是三省总督,手中却没有可靠的兵力,无法应对兵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