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缙绅出海,海瑞中进士!(3 / 5)
所以,他可以为了获得更高的权力地位随时调整自己的道德底线。
皇帝如果需要他做一个爱民如子的贤臣,他会比张璁还要爱民。
皇帝如果需要他做一个视民为贼的奸臣,他会比所谓那些不把百姓放在眼里的太监还要恶毒。
因此,在次日,严嵩在内阁见到徐阶时,就主动对徐阶说:“徐阁老,鄙人昨晚想了想,觉得陛下所思之方略确实当为开天下万世太平的宏图大计,不知阁老意下如何?”
“陛下自然圣明,元辅也着实睿智。”
“这样做自是利在千秋!”
徐阶笑着回答起来。
严嵩听后笑了起来:“甚好,甚好,我们内阁既然统一了意见,就奉旨请廷臣们来议议吧,这件事当尽快订下来,陛下还等着我们答复呢。”
“元辅说的是,一切遵照元辅的安排。”
徐阶继续笑着回道。
于是,吏部尚书熊浃、礼部尚书孙承恩这些廷臣都被请到了内阁。
严嵩和徐阶也向这些人传达了圣意。
而廷臣们倒是都没有意见,皆呼陛下圣明,甚至连惊讶之态也没有。
因为他们都已经知道了这事。
朱厚熜现在的确是没有谁敢明着反对他的提议的。
他下旨让阁臣公卿商议商议一下,很多时候也就只是走个过场而已。
而当朱厚熜从严嵩和徐阶这里知道他们和廷臣们都没有异议后,便抚掌而笑说:“很好,那就这样筹备着办吧。”
严嵩和徐阶皆拱手称是。
于是,在这不久后,礼部尚书孙承恩连上两道奏本。
第一道奏本是以娼妓与赌博之业,有坏天下世风循于礼教正途为由,而请禁天下娼妓赌博之业,而只因考虑到两京十三布政司之外多为未教化彻底之地,若强行杜绝娼妓赌博之业,恐令夷人生怨,不利安宁,故可以暂不禁约。
第二道奏本是请兴教育,设师范科,增加学官,将原推行于军籍的三年义务教育推行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以使国朝不因疆域扩大而缺牧守一方和宣教一方之才。
孙承恩虽然内心不希望天子让汉人太被当人看,太容易获得教育的机会,但因畏惧天威,他还是违心地尽了一个礼部尚书该有的责任。
因为管理世风与教育本就是礼部之责,礼部尚书也本就有对天下礼政有针砭纠正之责。
内阁自然票拟同意了孙承恩的奏本,还按照圣意,明确教坊司改为礼乐司,且增设理藩司,负责本朝藩属之事,两京和十三布政司各设一师范学堂,且增设学部,管理天下学堂与学官。
朱厚熜对此自然予以批红准予。
而此旨一发布,对天下大户而言,再次如同晴空霹雳一般。
对于那些只想用声色赚钱的人也如晴天霹雳一般。
“连风流快活都不能,这堂堂中华之地,难道只能读圣贤书、做圣贤事、为圣贤人吗?!”
“之前不准和尚风流快活也就罢了,现在连士民也不准风流快活,当朝执政到底是迂腐还是自己不能人道如太监,才不准天下人风流?!”
有留恋青楼的士子程文良因此抗议起来,并不停地扇动着手里的折扇,一时面色也因此更加苍白。 ↑返回顶部↑
皇帝如果需要他做一个爱民如子的贤臣,他会比张璁还要爱民。
皇帝如果需要他做一个视民为贼的奸臣,他会比所谓那些不把百姓放在眼里的太监还要恶毒。
因此,在次日,严嵩在内阁见到徐阶时,就主动对徐阶说:“徐阁老,鄙人昨晚想了想,觉得陛下所思之方略确实当为开天下万世太平的宏图大计,不知阁老意下如何?”
“陛下自然圣明,元辅也着实睿智。”
“这样做自是利在千秋!”
徐阶笑着回答起来。
严嵩听后笑了起来:“甚好,甚好,我们内阁既然统一了意见,就奉旨请廷臣们来议议吧,这件事当尽快订下来,陛下还等着我们答复呢。”
“元辅说的是,一切遵照元辅的安排。”
徐阶继续笑着回道。
于是,吏部尚书熊浃、礼部尚书孙承恩这些廷臣都被请到了内阁。
严嵩和徐阶也向这些人传达了圣意。
而廷臣们倒是都没有意见,皆呼陛下圣明,甚至连惊讶之态也没有。
因为他们都已经知道了这事。
朱厚熜现在的确是没有谁敢明着反对他的提议的。
他下旨让阁臣公卿商议商议一下,很多时候也就只是走个过场而已。
而当朱厚熜从严嵩和徐阶这里知道他们和廷臣们都没有异议后,便抚掌而笑说:“很好,那就这样筹备着办吧。”
严嵩和徐阶皆拱手称是。
于是,在这不久后,礼部尚书孙承恩连上两道奏本。
第一道奏本是以娼妓与赌博之业,有坏天下世风循于礼教正途为由,而请禁天下娼妓赌博之业,而只因考虑到两京十三布政司之外多为未教化彻底之地,若强行杜绝娼妓赌博之业,恐令夷人生怨,不利安宁,故可以暂不禁约。
第二道奏本是请兴教育,设师范科,增加学官,将原推行于军籍的三年义务教育推行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以使国朝不因疆域扩大而缺牧守一方和宣教一方之才。
孙承恩虽然内心不希望天子让汉人太被当人看,太容易获得教育的机会,但因畏惧天威,他还是违心地尽了一个礼部尚书该有的责任。
因为管理世风与教育本就是礼部之责,礼部尚书也本就有对天下礼政有针砭纠正之责。
内阁自然票拟同意了孙承恩的奏本,还按照圣意,明确教坊司改为礼乐司,且增设理藩司,负责本朝藩属之事,两京和十三布政司各设一师范学堂,且增设学部,管理天下学堂与学官。
朱厚熜对此自然予以批红准予。
而此旨一发布,对天下大户而言,再次如同晴空霹雳一般。
对于那些只想用声色赚钱的人也如晴天霹雳一般。
“连风流快活都不能,这堂堂中华之地,难道只能读圣贤书、做圣贤事、为圣贤人吗?!”
“之前不准和尚风流快活也就罢了,现在连士民也不准风流快活,当朝执政到底是迂腐还是自己不能人道如太监,才不准天下人风流?!”
有留恋青楼的士子程文良因此抗议起来,并不停地扇动着手里的折扇,一时面色也因此更加苍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