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海瑞称颂嘉靖,历练太子!(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海瑞凝重地点了点头:“当今陛下治国务实有方,虽操权严苛,但愿意让利于民,乃至为富天下百姓殚精竭虑,不满足于现状,故才有今日家家无冻饿之患,亦能有余财赈妇幼。”
  “你说的自然没错,但我明明看见到的是,我们百姓越来越不用以前那么辛苦,很多年轻一点的媳妇懒的都不自己织布了,成天除了带孩子就是坐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的聊起来。”
  “顶门立户的男子也一样,很多也不用像以前一样非得种完自家的田还得去打短工才能养活一家老小,现在都是干完自家的活就去找不要钱的戏和话本听,跟那些相公一样萧洒。”
  “总之,这些年轻百姓,好像都没有我们老一辈的时候那样勤劳了,但偏偏粮价、布价这些靠我们老百姓生产又离不开的东西还一年比一年便宜。”
  “你说,这是怎么做到的?”
  “莫不是真如传闻那样,当今皇上能直接变化出许多粮食布匹出来,所以百姓不用像以前那样辛苦不说,还能日子越过越好?”
  海母好奇地看向海瑞。
  她一向对朝政大事是不感兴趣的。
  但架不住眼下嘉靖朝的经济发展太快,基本上一两年就会出现显著的社会变化。
  所以,她也就不得不主动询问起自己这读了许多书的儿子来。
  海瑞抿嘴一笑说:“回母亲,这自然不是陛下会变化!”
  “按照实政学堂的《圣训》的章句说,是因为我们的文明在进步!所代表的礼制在越来越遵循正道,同时也在持续扩张这种先进的文明和制度所致。”
  “首先,都教交趾、倭国、吕宋的人去种了,我们给他们带去了更好的种技术和经验,还有太平的生活,以及更轻的赋税。”
  “因为以前很多在他们头上重利盘剥又穷兵黩武不肯与民休息的武士贵族都被处置了,这样,他们就能安心种乃至种出好来,然后他们要求又不高,也就使得卖给大明皇商的价格很低。”
  “其次,国内纺织机器在大为进步,现在已经在尝试用蒸汽机纺纱,以往需要十个人一个月才能纺的纱,现在一个人一天就能完成。”
  “这样一来,价就大跌了。”
  “至于粮食,则是因为都是交趾、倭国、吕宋提供了,国内很多大户的田就都不得不改种粮食,然后宗学许多宗室子弟在填志愿从事农学研究后,也造了许多新肥新粮,让粮价也就大跌。”
  “儿子听闻,他们把农家肥料做了分离提取,发现能促进庄稼大幅度生长的是碳氨这些东西,倒也制取了这些肥料,不过价格还不便宜,好在交趾、倭国、吕宋这些地方长工工价便宜,给口吃的就行,所以粮食价格即便降到现在一石一钱也还是有赚。”
  “所以,本国的百姓才不用那么辛苦,也能生活大为改善。”
  海瑞细致地说完后,海母点了点头:“我明白了,这就跟当年来我们琼州的黄道婆,把我们这里纺织之技带去江南,让江南百姓日子更好过一样。”
  “是这个意思。”
  “按照陛下的话说,真正的礼,是能够走出去造福天下万民的,而只有走歪念错的礼才只能固步自封,不敢走出去。”
  海瑞点头回道。
  海母这时却在这时停止纺纱,而站起身来,讪笑说:“我们老百姓勤俭了上千年,到头来还不如皇上把你说的这些什么文明礼制往外扩张的几十年里所带来的改变大。”
  “老百姓勤俭没有错,只是治国理政者把真正的礼搞错了。”
  “永嘉公纠正了此间大谬,让礼真的开始以人为本,让陛下没有再走错路,也让天下更多的人发现昔日的礼的确不对。”
  海瑞说着就笑着看向海母:“母亲,我们回屋吧,雪越来越大了!虽说勤俭没错,但也没必要受此寒冷,辜负天子善治之恩!”
  “好!”
  海母笑着答应了一声,且就转身抬脚进了屋:“那把炭盆也点上吧,囡囡的脚都生冻疮了。”
  “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