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衣锦还乡(9 / 11)
“殿下监国理政,日理万机,若为此等已定之策再去与陛下理论,恐劳圣心,亦非为臣为子之道。”
“我等臣子,谨遵上谕,按部就班,各司其职,将差事办好,方是正理。”
眼见无人支持自己,张瑛脸色略微难看,嘴唇嗫嚅了几下,似乎还想争辩,但最后还是没能说出口。
刘烈见状颔首,心道这内阁中派系也不少,远不如自己的东宫和谐。
不过日后若是有利益牵扯,东宫的和谐恐怕也会成为过去,不得不防。
想到此处,他便开口道:“既诸位已有公论,那便依陛下旨意办理。”
“殿下英明……”
谢瞳、敬翔等人闻言纷纷作揖唱声,而刘烈则是令谢瞳起草旨意送往南衙。
不多时,旨意被派往南衙,继而由快马送往了松州。
与此同时,朝廷布置在诸道的京察队伍也在刘烈的调令下,开始往江南东西两道和岭南道出发。
江南的冬季自然湿冷,但比起夏季的闷热,郭崇韬等人还能承受,无非就是衣穿厚些罢了。
随着郭崇韬等人京察江南,崔恕等陇右勋贵也纷纷三令五申的令陇右道内的家族子弟老实些。
时间从寒冬到腊月,直到“噼里啪啦”的鞭炮作响,洪武十三年也成为了过去式。
天下各处有司衙门将挂着的“洪武十三年”旌旗、长帆,尽皆更换为了“洪武十四年”。
在这种情况下,由北衙六军留守精骑及东畿兵马所组成的近万队伍出现在了洛阳城外的官道上。
八千汉军将士尽皆精骑、马步兵,另有近千随行的太医院、宫廷内侍、女官。
洛阳城内的两千多名有品秩官员前来相送,眼睁睁看着一辆玉辂与十余辆大辂出现。
只是令百官诧异的是,上阳宫方向也出现了十余辆马车,用的也是天子依仗,并有百余人护卫而来。
许多老臣见状纷纷低下头去,而洪武年间被选入的官员则是议论纷纷。
不多时,随着那十余辆马车抵达,为首的玉辂停稳后便走下了一道身影。
已经三十一岁的李佾身穿郡王常服走下玉辂,面对众多官员,感慨万千。
尽管刘继隆准许他穿戴天子常服,但他也知道什么场合能穿,什么场合不能穿。
他在群臣复杂的眼神中走向刘继隆的玉辂,对玉辂作揖道:“臣陇西郡王李佾,参见陛下……”
在他躬身行礼之余,玉辂上也走下了刘继隆的身影。
尽管已经五十有四,可他的模样看上去依旧三十七八,让许久未曾见过他的李佾都不由精神恍惚。
“陛下容颜不改,臣……”
李佾不知道该说什么,刘继隆则是扶起他道:“朕亦是汝舅兄,此次出巡,皇后身体不适,李贵妃随行,汝可与李贵妃叙叙旧。”
“是……”李佾连连点头,而刘继隆也开口道:
“陇西地狭,故此将汝之王府修于襄武,食邑尽皆改为襄武,汝勿要多虑。”
“是……”李佾有些尴尬,他这些年虽然获封陇西郡王,但实际上一直居住上阳宫。 ↑返回顶部↑
“我等臣子,谨遵上谕,按部就班,各司其职,将差事办好,方是正理。”
眼见无人支持自己,张瑛脸色略微难看,嘴唇嗫嚅了几下,似乎还想争辩,但最后还是没能说出口。
刘烈见状颔首,心道这内阁中派系也不少,远不如自己的东宫和谐。
不过日后若是有利益牵扯,东宫的和谐恐怕也会成为过去,不得不防。
想到此处,他便开口道:“既诸位已有公论,那便依陛下旨意办理。”
“殿下英明……”
谢瞳、敬翔等人闻言纷纷作揖唱声,而刘烈则是令谢瞳起草旨意送往南衙。
不多时,旨意被派往南衙,继而由快马送往了松州。
与此同时,朝廷布置在诸道的京察队伍也在刘烈的调令下,开始往江南东西两道和岭南道出发。
江南的冬季自然湿冷,但比起夏季的闷热,郭崇韬等人还能承受,无非就是衣穿厚些罢了。
随着郭崇韬等人京察江南,崔恕等陇右勋贵也纷纷三令五申的令陇右道内的家族子弟老实些。
时间从寒冬到腊月,直到“噼里啪啦”的鞭炮作响,洪武十三年也成为了过去式。
天下各处有司衙门将挂着的“洪武十三年”旌旗、长帆,尽皆更换为了“洪武十四年”。
在这种情况下,由北衙六军留守精骑及东畿兵马所组成的近万队伍出现在了洛阳城外的官道上。
八千汉军将士尽皆精骑、马步兵,另有近千随行的太医院、宫廷内侍、女官。
洛阳城内的两千多名有品秩官员前来相送,眼睁睁看着一辆玉辂与十余辆大辂出现。
只是令百官诧异的是,上阳宫方向也出现了十余辆马车,用的也是天子依仗,并有百余人护卫而来。
许多老臣见状纷纷低下头去,而洪武年间被选入的官员则是议论纷纷。
不多时,随着那十余辆马车抵达,为首的玉辂停稳后便走下了一道身影。
已经三十一岁的李佾身穿郡王常服走下玉辂,面对众多官员,感慨万千。
尽管刘继隆准许他穿戴天子常服,但他也知道什么场合能穿,什么场合不能穿。
他在群臣复杂的眼神中走向刘继隆的玉辂,对玉辂作揖道:“臣陇西郡王李佾,参见陛下……”
在他躬身行礼之余,玉辂上也走下了刘继隆的身影。
尽管已经五十有四,可他的模样看上去依旧三十七八,让许久未曾见过他的李佾都不由精神恍惚。
“陛下容颜不改,臣……”
李佾不知道该说什么,刘继隆则是扶起他道:“朕亦是汝舅兄,此次出巡,皇后身体不适,李贵妃随行,汝可与李贵妃叙叙旧。”
“是……”李佾连连点头,而刘继隆也开口道:
“陇西地狭,故此将汝之王府修于襄武,食邑尽皆改为襄武,汝勿要多虑。”
“是……”李佾有些尴尬,他这些年虽然获封陇西郡王,但实际上一直居住上阳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