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西巡路上(2 / 10)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从东巡海军从洪武十二年正月返回以来,如今已经过去了两年多时间。
  他们带回的许多作物都在岭南道生根发芽,继而表现出了自己的优点和產量。
  红薯產量在八百到一千斤左右浮动,土豆则是在二百到三百斤左右浮动,玉米產量最低,產量在一百三十到一百五十几斤不等,而生则是稳定亩產在一百五十到二百斤之间。
  在没有化肥,只有农家肥的这个年代,能达到这样的亩產已经不错了,毕竟刘继隆看重的是它们能在贫瘠、乾旱的沙土地和山地上种植,没有水稻小麦那么娇贵。
  “以如今的速度来看,若是朝廷大力推广,五年后这些作物起码能覆盖云南、黔中、岭南三道,再逐步不断向北扩散。”
  刘继隆这话不是无故放失,而是有確切把握的。
  毕竟这云南、黔中、岭南这三道的折衝府屯兵较多,只要朝廷下令,这些屯兵便只能埋头苦干在新作物和屯兵折衝府的配合下,新作物北上只是时间问题。
  等待三道种植的差不多了,这些作物也就可以在大寧、辽东播种。
  搭配这些新作物,结合眼下北方气温还算不错的情况,肯定能开创个不错的局面。
  哪怕未来二百多年的气温都在持续走低,但有了这些作物,汉人完全可以牢牢控制辽河以南的大寧、辽东流域,就更別提已经迁徙数十万人的安西、北庭了。
  “这些作物的產量竟然有那么高,某还真的没有想到。”
  “莫要说汝,便是某也没有想到。”
  “哈哈哈哈·.”
  安破胡三人打趣著,而刘继隆则是看向他们,隨即说道:
  “在极东之地,这些作物还不算什么珍贵的东西,真正珍贵的是大陆上的黄金白银““..—”瞬息间,安破胡三人连带著赵英,乃至左右的汉军將士都屏住了呼吸。
  面对他们的姿態,刘继隆视若无睹的开口说道:
  “航海的风险自然有,但极东之地生產金银,光是极东之地那些群蛮从河水中淘洗的金银,每年就不下百万两。”
  “若是他们有朝廷的开矿技术,每年起码能开採出价值六七百万贯的黄金白银。”
  这些话,刘继隆自然有些夸大,但他要的就是夸大后的结果。
  “陛下,若是东边能开採出那么多黄金白银,那朝廷何不直接派兵?”
  斛斯光率先开口询问,其余人目光依旧死死放在刘继隆身上。
  对此,刘继隆则是不假思索的摇头道:“朝廷的百姓太少了,况且日本的金银矿和南边南洋的金银矿就足够朝廷耗费心力了,极东之地的金银只能等朝廷人口稠密时再行开採。”
  “不过在朝廷动手前,避免那些海上的大食人得知此事,朝廷倒是可以派遣一些小舰队去占领沿海適合开垦土地的地方,继而向內陆探索。”
  “这件事情”刘继隆顿了顿,目光看向安破胡等人:
  “等时机成熟时,朝廷会准许勛贵、世家、豪强前往海外贸易,依率收税。”
  “与其將精力放在朝中,倒不如想想办法去东边,多弄回来些金银。”
  他话音落下,但並未觉得只凭自己的三言两语,就能说动大部分世家豪强和勛贵前往海外。
  毕竟现在的造船和航海技术依旧不成熟,况且作为食禄阶级,大部分世家豪强和勛贵还是更寧愿吃嘴边的食物,而不是苦哈哈的前往那所谓的极东之地。
  不过这不要紧,大汉朝的体量足够大,在眾多喜欢安逸的食禄阶级里,始终会冒出少量具有开拓精神的人。
  对於大汉朝来说,这种人的数量太少了,但架不住大汉朝体量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