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终须一别(2 / 9)
“是!”李阳春躬身应下,高骈则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对他交代道:
“云南虽然山间平原较多,但开发较少,且昆州以东缺水,汝需要多率百姓掘井,方才能够开垦足够多耕地。”
“此外南诏虽然占据高黎贡山以西,然而酋龙已死,内部必然混乱。”
“眼下朝廷在永昌有八万多汉口,足以支撑万余兵马翻越高黎贡山。”
“若是南诏日后分裂内乱,汝可视情况自行出兵,老夫会在返回洛阳面见陛下后,与陛下许汝便宜行事。”
面对高骈的提醒,李阳春颔首回应,随后见高骈没有吩咐便后退离开了衙门。
在他离开衙门后,他则是前往了自己的府邸,那是前清平官董成的府邸,白墙灰瓦的四进出府邸十分气派,东西还有别院和苑,没有几百贯都营造不起来。
在他回到府邸后,堂内便有身影主动起身迎接他,而他则是抬手示意众人坐下,自己走到主位坐下后看向几人。
刘松、袁袭、葛从周、张归霸、张归厚、庞师古五人坐在他面前,见他坐下,纷纷投来询问的目光。
“高王准备致仕返回洛阳,随后便会推荐某总镇云南。”
“眼下岭南都司由王象乾代辖,某准备举荐刘郎返回岭南任都督,云南都司的都督便交由葛郎担任,副都督由两位小张郎君和庞郎君担任。”
“袁先生资历与功绩虽然足够,但朝廷不可能让某随意在三司安插官吏,因此某只能为先生争取布政司参政之职。”
布政使参政在大汉是从四品下的官职,对于眼下还只是从五品下的袁袭来说,若非有此次平定云南的功绩,他绝没有那么快爬上这个位置。
不止是他,诸如葛从周等人也是如此,因此他们纷纷朝李阳春作揖:“多谢郡王。”
“不必如此。”李阳春摆手示意众人不用在意,而袁袭则是说道:
“高王若要离去,那颍川郡王又该往何处去?”
高骈如果走了,那留在云南的就只有李阳春和王建了。
李阳春资历和功绩不用多说,自然是可以盖过王建的。
不过二人都是郡王,王建总不可能还名不正言不顺的在云南待着。
“听闻北庭大都护张淮溶准备致仕,想来致仕后便会将他调往北庭。”
李阳春说着自己通过临州同僚得到的消息,众人听后纷纷颔首,心道王建倒是去了个容易建功的好地方。
前些日子,《国报》中已经将回鹘与葛逻禄联盟的事情告知了天下人,而回鹘和葛逻禄联盟的原因也非常简单,无非是因为张淮深动兵太过频繁,难以抵挡罢了。
两部联盟后,部众达到了四五十万之巨,控弦十万之多。
只是他们联盟后,兵锋并未向东,而是调转兵锋在河中与占据河中的大食人(萨曼王朝)争斗。
这种结果并没有出人意料,毕竟张淮深只凭借八千马步精骑和火绳枪就把回鹘驱赶到了天山以西,葛逻禄自然可以通过回鹘,了解到大汉的实力。
相比较大汉,西边分裂的大食无疑更好攻打,而王建调往北庭后,虽然需要接受张淮深的节制,但如果有张淮深帮忙,他日后的仕途也将更为平坦。
“不必在意,云南的机会不比北庭差。”
李阳春扫视众人,很快明白了众人在想什么,不免提醒起了众人。
在他的提醒下,众人才反应过来,如今的大汉虽然名义上掌控了整个云南,但对高黎贡山以西,哀牢山以南的广袤地区都只是名义控制。
这种名义上的控制,可不是金台上那位想要的结果,因此云南的战事绝对不比北庭少,甚至要更加频繁。 ↑返回顶部↑
“云南虽然山间平原较多,但开发较少,且昆州以东缺水,汝需要多率百姓掘井,方才能够开垦足够多耕地。”
“此外南诏虽然占据高黎贡山以西,然而酋龙已死,内部必然混乱。”
“眼下朝廷在永昌有八万多汉口,足以支撑万余兵马翻越高黎贡山。”
“若是南诏日后分裂内乱,汝可视情况自行出兵,老夫会在返回洛阳面见陛下后,与陛下许汝便宜行事。”
面对高骈的提醒,李阳春颔首回应,随后见高骈没有吩咐便后退离开了衙门。
在他离开衙门后,他则是前往了自己的府邸,那是前清平官董成的府邸,白墙灰瓦的四进出府邸十分气派,东西还有别院和苑,没有几百贯都营造不起来。
在他回到府邸后,堂内便有身影主动起身迎接他,而他则是抬手示意众人坐下,自己走到主位坐下后看向几人。
刘松、袁袭、葛从周、张归霸、张归厚、庞师古五人坐在他面前,见他坐下,纷纷投来询问的目光。
“高王准备致仕返回洛阳,随后便会推荐某总镇云南。”
“眼下岭南都司由王象乾代辖,某准备举荐刘郎返回岭南任都督,云南都司的都督便交由葛郎担任,副都督由两位小张郎君和庞郎君担任。”
“袁先生资历与功绩虽然足够,但朝廷不可能让某随意在三司安插官吏,因此某只能为先生争取布政司参政之职。”
布政使参政在大汉是从四品下的官职,对于眼下还只是从五品下的袁袭来说,若非有此次平定云南的功绩,他绝没有那么快爬上这个位置。
不止是他,诸如葛从周等人也是如此,因此他们纷纷朝李阳春作揖:“多谢郡王。”
“不必如此。”李阳春摆手示意众人不用在意,而袁袭则是说道:
“高王若要离去,那颍川郡王又该往何处去?”
高骈如果走了,那留在云南的就只有李阳春和王建了。
李阳春资历和功绩不用多说,自然是可以盖过王建的。
不过二人都是郡王,王建总不可能还名不正言不顺的在云南待着。
“听闻北庭大都护张淮溶准备致仕,想来致仕后便会将他调往北庭。”
李阳春说着自己通过临州同僚得到的消息,众人听后纷纷颔首,心道王建倒是去了个容易建功的好地方。
前些日子,《国报》中已经将回鹘与葛逻禄联盟的事情告知了天下人,而回鹘和葛逻禄联盟的原因也非常简单,无非是因为张淮深动兵太过频繁,难以抵挡罢了。
两部联盟后,部众达到了四五十万之巨,控弦十万之多。
只是他们联盟后,兵锋并未向东,而是调转兵锋在河中与占据河中的大食人(萨曼王朝)争斗。
这种结果并没有出人意料,毕竟张淮深只凭借八千马步精骑和火绳枪就把回鹘驱赶到了天山以西,葛逻禄自然可以通过回鹘,了解到大汉的实力。
相比较大汉,西边分裂的大食无疑更好攻打,而王建调往北庭后,虽然需要接受张淮深的节制,但如果有张淮深帮忙,他日后的仕途也将更为平坦。
“不必在意,云南的机会不比北庭差。”
李阳春扫视众人,很快明白了众人在想什么,不免提醒起了众人。
在他的提醒下,众人才反应过来,如今的大汉虽然名义上掌控了整个云南,但对高黎贡山以西,哀牢山以南的广袤地区都只是名义控制。
这种名义上的控制,可不是金台上那位想要的结果,因此云南的战事绝对不比北庭少,甚至要更加频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