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终须一别(6 / 9)
想到此处,刘烈开口道:“不着急,慢慢查,查仔细了。”
严可求闻言,当即便明白了自家殿下的态度,而东上阁内当差的敬翔、谢瞳、张瑛、郭恕等人则是脸色各异。
“是……”严可求躬身行礼应下此事,刘烈则是看向张瑛,询问道:
“岭南道各处户口几何,内阁可有存档?”
“回禀殿下,有。”张瑛躬身应下,而他身旁当差的谢瞳已经起身去找来了文册,双手呈给了刘烈,并开口介绍道。
“至去岁九月中旬,岭南道三司奏表:岭南道有五十八万四千六百二十七户,二百九十四万五千七百五十二口。”
“其中岭东什五,岭西什三,安南什二,二千六百余万亩耕地大抵也是如此。”
谢瞳开口介绍,刘烈目光扫视文册内容,见到岭西只有近百万人口,其中三成还是蛮民,而安南六十万则近半蛮民后,他便合上了文册,目光投向了严可求。
“将岭南道人口耕地文册及此次京察目前犯民文册发往陇右,请陛下决断。”
尽管刘继隆已经说过,要将江南京察的许多百姓发配岭南,但刘烈还是准备再次询问。
严可求闻言也附和似的点了点头,随即作揖接下了此事:“臣领教令……”
眼见刘烈没有什么吩咐,严可求也就带着文册退出了东上阁。
在他走后,东上阁内又再度安静了下来。
尽管江南京察中牵扯的官吏有许多都是陇右和关西的官吏,但对于已经决定断腕的各派来说,他们早已成为了弃子。
没有人为他们求情喊冤,他们就好像无人在意那般被清扫出了官场。
在这种情况下,洛阳城内的快马带着文册向陇右道疾驰而去。
一个多月后,严可求的奏表与高骈、李阳春的奏表先后送抵张掖。
由于正值雨季,刘继隆在张掖城内的临时行宫内休息,可以安静的将这些奏表看完。
说是行宫,其实就是个普通的院子,与山丹的院子差距不大,所以张淮深也坐在了刘继隆旁边的次位。
“某准备调颍川郡王王建前往北庭,不过不是大都护,而是北庭都督,大都护依旧由汝兼任。”
刘继隆看向张淮深,张淮深听后颔首:“臣无异议。”
见他答应,刘继隆便看向堂内坐着的赵英,对他吩咐道:“以黔中道都督,颍川郡王王建任北庭都督,以张归厚代黔中都督。”
“准渤海郡王高骈致仕回京,以临洮郡王李阳春总制云南三司,以刘松任岭南道都督,葛从周任云南都督。”
“以张归霸、庞师古任云南副都督,杨师厚、刘鄩、王彦章、方瑛任兵马使。”
“以聂夷中任云南布政使,李山甫任云南按察使,袁……”
在刘继隆开口下,西南诸道不是更换都督,便是更换布政司或按察使。
除此之外,他还将江南诸道的按察使、布政使和都督尽数更换,如钱镠、杨行愍等人分别调往了山南东道、山南西道。
取代他们的则是朝廷任官多年的陆龟蒙、杜荀鹤等人,哪怕能力不如他们,但忠心值得肯定。
毕竟江南世家豪强闹得很大,若是这些人意志不坚定而被动摇,哪怕三司分权已经断绝了他们割据的可能,但刘继隆还是不想出现任何差错。
正因如此,在他吩咐过后,他便继续说道:“江东两浙犯事世家豪强,尽数发配云南,官吏及其亲眷,尽数发配岭西。” ↑返回顶部↑
严可求闻言,当即便明白了自家殿下的态度,而东上阁内当差的敬翔、谢瞳、张瑛、郭恕等人则是脸色各异。
“是……”严可求躬身行礼应下此事,刘烈则是看向张瑛,询问道:
“岭南道各处户口几何,内阁可有存档?”
“回禀殿下,有。”张瑛躬身应下,而他身旁当差的谢瞳已经起身去找来了文册,双手呈给了刘烈,并开口介绍道。
“至去岁九月中旬,岭南道三司奏表:岭南道有五十八万四千六百二十七户,二百九十四万五千七百五十二口。”
“其中岭东什五,岭西什三,安南什二,二千六百余万亩耕地大抵也是如此。”
谢瞳开口介绍,刘烈目光扫视文册内容,见到岭西只有近百万人口,其中三成还是蛮民,而安南六十万则近半蛮民后,他便合上了文册,目光投向了严可求。
“将岭南道人口耕地文册及此次京察目前犯民文册发往陇右,请陛下决断。”
尽管刘继隆已经说过,要将江南京察的许多百姓发配岭南,但刘烈还是准备再次询问。
严可求闻言也附和似的点了点头,随即作揖接下了此事:“臣领教令……”
眼见刘烈没有什么吩咐,严可求也就带着文册退出了东上阁。
在他走后,东上阁内又再度安静了下来。
尽管江南京察中牵扯的官吏有许多都是陇右和关西的官吏,但对于已经决定断腕的各派来说,他们早已成为了弃子。
没有人为他们求情喊冤,他们就好像无人在意那般被清扫出了官场。
在这种情况下,洛阳城内的快马带着文册向陇右道疾驰而去。
一个多月后,严可求的奏表与高骈、李阳春的奏表先后送抵张掖。
由于正值雨季,刘继隆在张掖城内的临时行宫内休息,可以安静的将这些奏表看完。
说是行宫,其实就是个普通的院子,与山丹的院子差距不大,所以张淮深也坐在了刘继隆旁边的次位。
“某准备调颍川郡王王建前往北庭,不过不是大都护,而是北庭都督,大都护依旧由汝兼任。”
刘继隆看向张淮深,张淮深听后颔首:“臣无异议。”
见他答应,刘继隆便看向堂内坐着的赵英,对他吩咐道:“以黔中道都督,颍川郡王王建任北庭都督,以张归厚代黔中都督。”
“准渤海郡王高骈致仕回京,以临洮郡王李阳春总制云南三司,以刘松任岭南道都督,葛从周任云南都督。”
“以张归霸、庞师古任云南副都督,杨师厚、刘鄩、王彦章、方瑛任兵马使。”
“以聂夷中任云南布政使,李山甫任云南按察使,袁……”
在刘继隆开口下,西南诸道不是更换都督,便是更换布政司或按察使。
除此之外,他还将江南诸道的按察使、布政使和都督尽数更换,如钱镠、杨行愍等人分别调往了山南东道、山南西道。
取代他们的则是朝廷任官多年的陆龟蒙、杜荀鹤等人,哪怕能力不如他们,但忠心值得肯定。
毕竟江南世家豪强闹得很大,若是这些人意志不坚定而被动摇,哪怕三司分权已经断绝了他们割据的可能,但刘继隆还是不想出现任何差错。
正因如此,在他吩咐过后,他便继续说道:“江东两浙犯事世家豪强,尽数发配云南,官吏及其亲眷,尽数发配岭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