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天下为公(5 / 1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陛下莫不是忘记了,自己还有这三个孩子?”
  兴许是上了年纪,年轻时善解人意、落落大方的封徽,眼下也多了些小脾气。
  若是别的事情,兴许刘继隆会包容她,但对于本就行事乖张的三子,刘继隆却并没有轻易放过他们的想法。
  “朕与交河郡王聊过,二郎他们性子已经磨砺好了不少,但始终没有彻底改好。”
  “朕与交河郡王说了,若是一年后还是改不好,那便放他们回来吧。”
  “只是回来后,便令他们老实在洛阳待着,莫要出去惹是生非了。”
  对于子嗣教育,刘继隆无疑是失败的,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至少从他在洛阳教导的其余诸子来看,眼下的情况还是不错的。
  “陛下,他们是您的孩子……”
  封徽忍不住带着怨气开口,刘继隆却摇头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朕若是连家子都管不了,又如何去管那些欺压百姓的官吏?”
  “此事不必再议,玉不琢不成器,朕比细君更希望能看到他们回来。”
  “朕乏了,今日便回贞观殿休息,细君好好休息吧。”
  刘继隆起身向外走去,封徽见他软硬不吃,只能佯装哭泣。
  只是这种做法瞒不过刘继隆,他还是毅然决然的返回了贞观殿。
  封徽没办法,只能派女官去找刘烈,但刘烈此刻心底都是明日去熊耳山的事情,只是令女官开口宽慰自家阿娘,并没有答应此事。
  他的地位还刚刚稳固,即便曾经与几个弟弟关系亲近,但再亲近的关系也无法让他用地位去庇护。
  翌日,随着玉辂准备好,刘烈乘坐玉辂前去贞观殿接上了刘继隆。
  父子坐在车内,车子则是在羽林骑护送下前往洛阳城西南方向的熊耳山。
  “你阿娘找过你了?”
  刘继隆闭目询问,刘烈应了声,随即赞同道:“儿臣也以为,三位弟弟性格过于乖张,是该收拾了。”
  “嗯……”刘继隆颔首,接着说道:
  “辽东、安西、北庭、云南、安南、黔中、岭西等处都是朝廷的边要之地,且十分容易将领割据。”
  “若你这些弟弟有成材的,朕想从中挑选几位以出镇的方式镇守地方。”
  “出镇?”听到刘继隆的话,刘烈心里咯噔,毕竟在他印象中,藩王出镇只有分封。
  对此,刘继隆则是向他解释道:“将他们册封在要地就藩,只领取俸禄而不享受食邑,每个王府设一军护卫。”
  “世袭降等后,朝廷以嗣王才干决定藩王是否继续出镇。”
  大汉一军五千人,这个数量相较于元明两代的宗王出镇兵力要少得多,不足以威胁都司和按察司,却能制衡住他们。
  不仅如此,考虑到明代后期的宗禄问题,刘继隆并未准许所有藩王出镇。
  毕竟按照刘继隆定下的世袭降等制度,亲王最多传承九代便会成为庶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