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有我在呢(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不买帐,他就敢去最上面给你上眼药。
  更何况,曹阳还那么年轻,就算今后三十年就此不动了,但只要不犯大错,凭藉他对华夏电影的贡献,到了退休年纪·
  很可能会再往上一点,成为人大副,或者政协副。
  所以,只要曹阳现在再往上动一下,哪怕没有实权,但话语权还是非常大的,说的话也是大多数人都要认真听的。
  韩总知道自己得罪了太多人,他还想著能安稳的退休呢,而曹阳,是他能安稳退休的关键。
  “师兄,有件事我这段时间一直在犹豫,到现在还是没拿定主意,你帮我参谋参谋?”
  曹阳犹豫了片刻后,说道。
  听了曹阳的话,韩总直接把手里还有大半截的烟按灭在菸灰缸,神情严肃的说道:“
  师弟,你说。”
  能让曹阳犹豫不决的事,韩总觉得肯定是大事。
  大事就要认真对待。
  “师兄,不用这么严肃。”
  曹阳笑著说道:“是这样的,你也知道,好莱坞电影之所以能横扫全球,除了因为国家强大的因素外,还有一个,那就是他们的电影工业化。
  如果只是国家强大而电影不好看,想要全世界大卖也不可能,能全球大卖,艺术性不谈,普通观眾认为的好看,肯定是第一位的。
  他们的商业电影製作,有一套固定的流程,简单点说,就是流水线式生產方式,本质是一套將创意標准化、生產模块化、风险最小化的精密工业系统。
  另外,製片人制度,也有利於把控这一切。
  咱们国內,一部电影的好坏,对导演的依赖程度是最大的,至少目前还是这样。
  不过,这一套也有个致命缺点,那就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因为风险管控,所以发展趋势就会趋向於借鑑成熟的模式,从而不敢冒险创新。
  长此以往,就会扼杀导演的创新能力,甚至会创意枯竭、风格趋同、作者性消亡。”
  曹阳嘆了口气,又说道:“这件事我跟诺兰、伊斯特伍德、马丁斯科塞斯等人探討过,我们的观点是一致的,当电影开始模仿流水线,我们生產的不是梦想,而是文化罐头。
  流水线的悖论在於:它用百分之百的成功率,扼杀了万分之一的神跡降临。
  这套系统最终会蜕变为文化界的血管支架,维持產业生命体徵的同时,也阻塞了野蛮生长的毛细血管。”
  曹阳不由得想到后世。
  其实,在网际网路那些巨头进入娱乐圈后,本质上,並不是网际网路以他们的方式製作电影或电视剧,而是採取了类好莱坞式的生產方式:炒作以及风险管控。
  他们用大明星,用流量,用小鲜肉—-本质上,就是炒作以及利用大数据进行风险管控,把风险降到最低。
  只不过,这些网际网路企业重点学了风险管控以及炒作,而忽视了標准化和模块化。
  所以,他们的那一套见效的快,崩溃的也快。
  至少没有好莱坞持久。
  当然,好莱坞也没好到哪去。
  如果现在开始,全力推进好莱坞那一套,应当可以避免网际网路进场后的急功近利,使得国內的影视发展潜力更持久一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