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第289章 父(下)(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若不说,待他走后,山月与薛枭两厢一对,山月或许会觉得他不够坦诚?
  另还有几问:山月为何反水“青凤”?是被薛枭迷晕了脑袋,被拉拢?还是一开始就打算以“青凤”作跳板,谋一个荣华富贵?
  贺卿书忽而惭愧敛眸一笑,眼角处的褶子如灯花炸开:“当然,若非‘青凤’帮辅,为父还要再熬几个年头。”
  贺卿书微微一顿,眉梢渐渐舒展:无论上述几问的答案是什么,胆敢反水“青凤”的,必定是有些城府心计的!
  与聪明人对话,不问过程,但求结果。殊途同归,便是共赢。
  贺卿书刻意松缓了语调,单手执茶盏,泡的是白毫银针。
  茶盅旁,是那周姑娘削了一半的柚果,她退下时忘记拿走,刀柄距茶盅很近。
  贺卿书不着痕迹地将刀与果往身侧推了推,姿容极为端正好看。
  饶是天大的草包,在官场上浸润多年,学像也学会了。
  贺卿书浅啜一口茶,言辞渐渐郑重起来,终是说出来意:“说来有趣,你被‘青凤’选中,为父为‘青凤’效力,这十余年的离散,倒像是为今日的共事做下铺垫。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你我父女,终究要在这条路上团圆。””
  “只可惜呀,咱们错过了‘青凤’的好时候,如今‘青凤’日渐势微,皇帝视靖安为囊中之物,否则咱们父女二人戮力同心,必将在‘青凤’拔得头筹——又岂会叫那袁文英盖了风头?”
  贺卿书说着便叹了一叹。
  山月本是斜身靠着,听到后一句,却微不可见地蹙眉正色。
  “不过,如今也不算晚。”贺卿书脊背停挺得笔直,端的是一派儒雅文人做派:“贤婿同皇帝是经年的交情,我手里恰有一份‘青凤’的名册,前朝后宫皆有囊括,皇帝虽然清查过一遍,但难免有漏网之鱼:比如,他不会想到他一手提拔起来用以制衡武定侯北疆军的辽东都指挥使司周翳,看似身家清白,实则早已被‘青凤’打通了吧?”
  名册?
  连周芳娘都没有的名册?
  山月抬起头,目光直视贺卿书。
  “你就权当,这是为父交出来的投名状!”贺卿书自怀中推出一本泛黄的旧籍,四指朝下摁推至山月一侧:“你我父女亲缘,你既已得贤婿青眼,何不为为父引荐一番?”
  山月低头看那名籍,却始终不肯开口。
  这场对话,对山月而言,不算公平。
  贺卿书已经打探清楚了她的底细,而她对贺卿书一无所知。
  既然身处劣势,就不要主动开口暴露短处。
  让他说。
  让他一直说。
  直到,从他话里,收集到足够的消息。
  贺卿书却以为是山月仍嫌不够,心头骂了句“白眼狼”,身形却自然俯低下:他向来是个能屈能伸的人,就算对方是自己女儿,又有什么关系?若邱氏不死,他没这个机遇,搞不好,他现在还伸出手板心向长女要钱喝酒呢——他记得这个长女小时候就脑瓜子灵光,家里的花销一半靠邱氏苦干,一半靠这丫头想方儿!
  不接招没事啊!
  他还能俯得更低呀!
  “方才内宫诏话司已传话至靖安大长公主府,靖安当场口喷三场血,已然命不久矣。皇帝如今拿着传位诏书,正愁找不到把柄给她最后致命一击——京兆尹,如今手上有个连环悬案,接连三个月,京师城里外失踪了将近十个童子,都是三四岁的年纪,你猜他们如今在哪里?”贺卿书目光灼灼。
  “哪里?”山月尾音有微微的颤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