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广收民心,刘封定关中大势(加更)(2 / 9)
短时间內,刘封是无力再北上池阳的,有了喘息的时间,以征西將军之能,定可守住关中北部诸县,连通凉州之地。”
顿了顿。
曹叡又道:“倘若杨秋未死,必会逃往安定,杨秋在安定又素有威名,先帝在时也曾令杨秋安抚安定。
可传讯征西將军,孤欲表杨秋为討寇將军、临涇侯,以安其心,其余如郭淮等人,倘若也侥倖生还,皆许封赏。
另外,让征西將军设法给凉州刺史孟建传讯,就言:孤知孟刺史与诸葛亮有旧,若凉州不能守,孤许孟刺史投降,孟刺史的家眷孤也会照应,绝不会加害。只希望孟刺史不可害了郝昭等人性命,许眾將士离开。”
曹叡一应嘱咐,皆以拉拢人心、保存有生力量为主。
听得钟繇更是欣慰,暗道:太子经此一败,心性败得更沉稳了,已有先帝七分风范了。
张郃亦是听得心安。
曹叡没有因败而惊慌失措,也没有因败而责备將士,反而儘可能的去拉拢人心、为將士谋求生机。
看著曹叡沉稳之態,张郃也仿佛有一种看到了曹操在世的错觉,凝声抱拳:“太子嘱咐,末將已经铭记在心,这就派人去办。”
曹叡又看向钟繇,道:“自刘封破武关到孤败走长安,不过短短一个月时间,父皇即便收到了孤先前的军报,料也不会认为孤连一个月都守不住。
孤担心,刘备会提前得到刘封破长安的消息,放流言以乱父皇军心,如今长安已失,若再失宛城,父皇的威望必会再受重创。
父皇心气又极高,尤其是在两位叔父面前更不愿失了面子,孤担心父皇会有意外。
若父皇有个闪失,大魏必生內乱,实非孤愿。”
钟繇凛然:“太子能有此想法,陛下定也会欣慰的。太子放心,我会在给陛下的军报中,善言劝諫的。”
见曹叡的思维越来越像一个储君应该具备的思维,钟繇更感欣慰。
返回潼关途中。
曹叡又遇到了引兵到来的曹爽。
见曹叡无恙,曹爽下马跪地痛哭:“我听闻长安被围,又惊又惶,恨不能飞马来援。”
曹叡亦是心有触动,扶起曹爽安抚道:“昭伯之心,孤已尽知。且先返回潼关再敘。”
另一边。
刘封也引兵回到了长安城。
城內被焚烧的粮仓和武库,余烬未灭,隔老远都还能闻到焦炭味。
官道上更是车辙凌乱,沿途散落有破烂的文书、踩瘪的冠帽,还有乾涸的血跡.
无一不在昭示城內曾发生过的混乱。
一个个持枪背弓的军士,则在大街小巷巡逻,偶尔遇到有地痞流氓生事,都会被巡逻的军士喝退。
“燕王殿下回城了!”
一骑快马在前开路,高呼声响起。
后方一列列的汉军將士,迈著疲惫的步伐而行。
街道两旁的民房內,一双双眼睛带著惊恐看向外面。 ↑返回顶部↑
顿了顿。
曹叡又道:“倘若杨秋未死,必会逃往安定,杨秋在安定又素有威名,先帝在时也曾令杨秋安抚安定。
可传讯征西將军,孤欲表杨秋为討寇將军、临涇侯,以安其心,其余如郭淮等人,倘若也侥倖生还,皆许封赏。
另外,让征西將军设法给凉州刺史孟建传讯,就言:孤知孟刺史与诸葛亮有旧,若凉州不能守,孤许孟刺史投降,孟刺史的家眷孤也会照应,绝不会加害。只希望孟刺史不可害了郝昭等人性命,许眾將士离开。”
曹叡一应嘱咐,皆以拉拢人心、保存有生力量为主。
听得钟繇更是欣慰,暗道:太子经此一败,心性败得更沉稳了,已有先帝七分风范了。
张郃亦是听得心安。
曹叡没有因败而惊慌失措,也没有因败而责备將士,反而儘可能的去拉拢人心、为將士谋求生机。
看著曹叡沉稳之態,张郃也仿佛有一种看到了曹操在世的错觉,凝声抱拳:“太子嘱咐,末將已经铭记在心,这就派人去办。”
曹叡又看向钟繇,道:“自刘封破武关到孤败走长安,不过短短一个月时间,父皇即便收到了孤先前的军报,料也不会认为孤连一个月都守不住。
孤担心,刘备会提前得到刘封破长安的消息,放流言以乱父皇军心,如今长安已失,若再失宛城,父皇的威望必会再受重创。
父皇心气又极高,尤其是在两位叔父面前更不愿失了面子,孤担心父皇会有意外。
若父皇有个闪失,大魏必生內乱,实非孤愿。”
钟繇凛然:“太子能有此想法,陛下定也会欣慰的。太子放心,我会在给陛下的军报中,善言劝諫的。”
见曹叡的思维越来越像一个储君应该具备的思维,钟繇更感欣慰。
返回潼关途中。
曹叡又遇到了引兵到来的曹爽。
见曹叡无恙,曹爽下马跪地痛哭:“我听闻长安被围,又惊又惶,恨不能飞马来援。”
曹叡亦是心有触动,扶起曹爽安抚道:“昭伯之心,孤已尽知。且先返回潼关再敘。”
另一边。
刘封也引兵回到了长安城。
城內被焚烧的粮仓和武库,余烬未灭,隔老远都还能闻到焦炭味。
官道上更是车辙凌乱,沿途散落有破烂的文书、踩瘪的冠帽,还有乾涸的血跡.
无一不在昭示城內曾发生过的混乱。
一个个持枪背弓的军士,则在大街小巷巡逻,偶尔遇到有地痞流氓生事,都会被巡逻的军士喝退。
“燕王殿下回城了!”
一骑快马在前开路,高呼声响起。
后方一列列的汉军將士,迈著疲惫的步伐而行。
街道两旁的民房內,一双双眼睛带著惊恐看向外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