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汉魏罢兵,刘备入长安祭祖(6k)(4 / 9)
嘲笑归嘲笑。
刘备也认真的权衡利弊。
汉魏双方,目前其实都是在强撑。
不论是刘备还是曹丕,这几年都在大量用兵,很少有与民更始的时候。
在宛城继续对峙,对双方都没好处。
思虑良久。
刘备同意了將博望坡的兵马撤回。
不仅如此,还將宛城西面的张飞以及东面的赵云也撤回了大寨。
只不过在撤回大寨后。
刘备又令眾军在南门外列阵,营造出一副准备强攻宛城的声势。
大意就是:既然你诚心诚意的让出宛城,那朕就勉为其难的接受了,可若反悔不讲道理,那朕也是会拳脚的。
换而言之。
刘备压根不怕曹丕反悔,將博望坡的兵马撤回来,也仅仅只是让出了一道防线。
大不了继续对峙。
谁怕谁啊!
可若下次曹丕想撤兵,那刘备就不会和和气气了。
曹丕倒也没反悔。
在刘备將博望坡及宛城西面和东面的兵马都撤回大寨后,让徐晃夏侯尚等人放弃宛城的詔命也送到了宛城。
不是曹丕不想反悔,有那么一瞬间曹丕也想反悔。
只是相对宛城,曹丕更担心潼关。
若潼关也失守了,曹丕就得考虑迁都了。
不论是丟襄阳丟宛城还是丟长安,都只能算是前线战事不利,都可以用战略性撤退来掩丑,最多是军事上的失利而非政治上的失利。
可迁都就不一样了。
都迁都了,就等於已经承认不如刘备了,承认自己不行了。
男人不能说自己不行。
曹丕同样不能说自己不行。
昔日曹操想迁都,是怕刘备將刘协给抢了今后就师出无名了,所以迁都与否对曹操的声望损失也只是小部分。
可曹丕如今是曹魏的皇帝,一个以代汉自居的新政权。
面对口中的“偽汉”政权,以正统自居的曹魏却要迁都以避锋芒,这是在干什么?
还不如开门投降算了。 ↑返回顶部↑
刘备也认真的权衡利弊。
汉魏双方,目前其实都是在强撑。
不论是刘备还是曹丕,这几年都在大量用兵,很少有与民更始的时候。
在宛城继续对峙,对双方都没好处。
思虑良久。
刘备同意了將博望坡的兵马撤回。
不仅如此,还將宛城西面的张飞以及东面的赵云也撤回了大寨。
只不过在撤回大寨后。
刘备又令眾军在南门外列阵,营造出一副准备强攻宛城的声势。
大意就是:既然你诚心诚意的让出宛城,那朕就勉为其难的接受了,可若反悔不讲道理,那朕也是会拳脚的。
换而言之。
刘备压根不怕曹丕反悔,將博望坡的兵马撤回来,也仅仅只是让出了一道防线。
大不了继续对峙。
谁怕谁啊!
可若下次曹丕想撤兵,那刘备就不会和和气气了。
曹丕倒也没反悔。
在刘备將博望坡及宛城西面和东面的兵马都撤回大寨后,让徐晃夏侯尚等人放弃宛城的詔命也送到了宛城。
不是曹丕不想反悔,有那么一瞬间曹丕也想反悔。
只是相对宛城,曹丕更担心潼关。
若潼关也失守了,曹丕就得考虑迁都了。
不论是丟襄阳丟宛城还是丟长安,都只能算是前线战事不利,都可以用战略性撤退来掩丑,最多是军事上的失利而非政治上的失利。
可迁都就不一样了。
都迁都了,就等於已经承认不如刘备了,承认自己不行了。
男人不能说自己不行。
曹丕同样不能说自己不行。
昔日曹操想迁都,是怕刘备將刘协给抢了今后就师出无名了,所以迁都与否对曹操的声望损失也只是小部分。
可曹丕如今是曹魏的皇帝,一个以代汉自居的新政权。
面对口中的“偽汉”政权,以正统自居的曹魏却要迁都以避锋芒,这是在干什么?
还不如开门投降算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