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汉魏罢兵,刘备入长安祭祖(6k)(6 / 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数日后。
  刘备军入宛城。
  歷经战乱的宛城,城內的士民其实並不多。
  几年前侯音叛乱,就被曹仁来了一次报復性的“屠杀”镇压。
  多为诸县强抢入內的士民、流民、散户等等。
  夏侯尚和徐晃离开宛城时又带走了一批不愿留下来的,整个宛城留下来的士民满打满算也不到两千人。
  要知道。
  昔日天下未乱时,南阳人口五十二万户,两百多万人,宛城又曾为郡治,商遍天下,富冠海內,少说也得有十万人。
  后因黄巾之乱以及袁术、孙坚、刘表、曹操反覆爭夺而逐渐衰落,到了现在,竟凑不到两千人,大半还是老弱病残!
  衰败如斯,令刘备也不由嘆息。
  曹操曾有句“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有的人说是曹操在感慨世道艰难,也有的人说曹操是在为“杰作”而自嘉。
  不论是何种看法,都描绘出了战乱时代的残酷。
  曹丕捨得放弃宛城,其实也有这个原因。
  只要徐晃夏侯尚等人撤回来了,丟个宛城也不会伤筋动骨。
  由於宛城过於衰败。
  刘备並未在宛城留太多人。
  仔细斟酌后,刘备改襄阳太守赵云为南阳太守,引兵两千,暂治宛城。
  原本刘备是想留张飞的,考虑到张飞不恤小人的秉性,未必会善待因战乱而受苦的百姓,斟酌后改为赵云。
  为协助赵云治理南阳诸县,刘备又自襄阳和新城抽调了部分官吏暂入宛城。
  隨后。
  刘备將大军撤回了襄阳,以减少粮食和役夫压力。
  等处理了一应杂事后。
  刘备这才带著白毦兵,走武关前往长安。
  虽然以目前的局势,长安不適合迁为都城,但长安作为汉室旧都,刘备这个新天子自然也得去一趟旧都的。
  迁都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政治需要,还有经济需求和军事需求。
  迁都长安,能提高刘备的政治声望。
  然而以关中地区的目前的人口,养不起眾多的官吏和將士。
  再加上潼关还在曹丕手中,潼关距离长安又不远,都城整天被盯著,三天两头的被曹魏引兵来袭,也是有损威望的。
  故而。
  刘备的都城依旧只能暂时放在江陵。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