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运筹帷幄,刘封策反了陆逊(加更)(1 / 7)
帐內的气氛变得剑拔弩张。
于禁的沉稳和冷静並未消弭曹休的怒火,忍让后的辩解在曹休看来也只是事情败露后的掩饰。
曹休刀尖微颤,冷笑一声:“巧言令色!陛下远在洛阳不知详情,若知关兴一个月內六次传书与你,你觉得陛下会信你?若非你暗通蜀贼,关兴岂会频频传书?这信中可是写得明明白白,你莫非还想狡辩?”
于禁见曹休咄咄质问,气得鬍鬚都颤抖起来了,隨即拱手向洛阳方向:“征东將军,陛下圣旨明言『蜀贼一向擅长流言离间,不可中贼诡计』,將军若要因私怨而杀我,不如乾脆点一刀砍了我,何必用此无端猜忌的理由,惹人耻笑!”
曹休见于禁死不认错又在“私怨”二字上加重了语气,更是恼怒:“你说我无端猜忌?好!好!好!你將关兴前几次送来的书信拿出来,我派人送去洛阳请陛下裁断!”
于禁暗道不好。
前几次送来的书信早被于禁丟火盆了,哪里还能拿得出来?
“不瞒征东將军,关兴前几次送来的书信,早被我扔火盆烧了,我又不通蜀贼,留之何用?”于禁的语气变弱,显然连于禁自己都不相信这个理由曹休会认可。
果然。
曹休发笑:“於文则,我看你是做贼心虚吧!难怪当初文聘会死在石阳,惟独你独自逃得了性命。
定是你早就与刘封串通勾结,才让刘封夺了石阳城,让文聘死於非命;如今又想故技重施,欲献平春给关兴,让我也死在平春吗?”
曹休这脑补,听得于禁都快气笑了。
若不是怕继续激怒曹休会让事情变得不可收拾,于禁真想来一句:石阳没有援兵,守不住还是我的错了?你堂堂征东將军,怎么不引兵来救啊?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于禁再次按捺內心的愤怒:“征东將军,我绝无献平春之心,你要如何才肯信我?”
于禁不打算爭辩了,直接將问题拋给曹休。
关兴最初来信的时候于禁也没將信当回事,再加上当时怨恨曹休的羞辱,也懒得跟曹休去匯报直接烧掉了事,此刻反而让于禁无法自辨了。
就在气氛冰冷之时,前来宣詔的侍中杨暨也终於赶来了。
原本杨暨是在城中休憩,忽听闻曹休气冲冲的往军营跑,杨暨心感不妙,连忙策马追来军营。
在得知曹休和于禁的衝突缘由后,杨暨连忙劝道:“征东將军,误会,这一定是误会,莫要中了蜀贼的离间之计啊!
镇南將军妻儿尚在洛阳,若镇南將军真有投蜀之意,岂不是自绝於妻儿?”
曹休一听杨暨提到于禁的妻儿,不由蹙眉,怒火降了不少,逐渐恢復的理智告诉曹休:方才似乎真误会了于禁。
不过。
曹休是不会认错的,更不会向于禁认错。
先是羞辱于禁是降將,后是怀疑于禁私通关兴,若认了错,曹休的脸面何存?
曹休的刀依旧没有放下:“杨侍中莫要被於文则骗了,这廝杀昔日旧友昌豨的时候可也没手软过,这样的人,会在乎自己的妻儿吗?更何况,昔日在樊城投降关羽时,他可曾考虑过妻儿性命?”
于禁闭眼仰头:“既然征东將军不信,那就一刀砍了我,让杨侍中將我的头带回洛阳,以证我心。”
曹休本想找个台阶下,见于禁硬著脖子求死,怒气又上头了:“於文则,你当我不敢吗?”
杨暨连忙按住曹休握刀的手:“征东將军息怒,若仅凭关兴书信就杀镇南將军,恐令眾將士不服,不如等我返回洛阳稟报陛下,请陛下定夺如何?”
曹休本就是发现误会了于禁死鸭子嘴硬不肯认错,也不是真的想在这个时候杀于禁,僵持了片刻后收刀回鞘。
“看杨侍中面,暂且饶你一命,若让我发现你再有私通关兴的跡象,我必杀你!”曹休狠狠的警告了于禁一番,隨后转身离去。 ↑返回顶部↑
于禁的沉稳和冷静並未消弭曹休的怒火,忍让后的辩解在曹休看来也只是事情败露后的掩饰。
曹休刀尖微颤,冷笑一声:“巧言令色!陛下远在洛阳不知详情,若知关兴一个月內六次传书与你,你觉得陛下会信你?若非你暗通蜀贼,关兴岂会频频传书?这信中可是写得明明白白,你莫非还想狡辩?”
于禁见曹休咄咄质问,气得鬍鬚都颤抖起来了,隨即拱手向洛阳方向:“征东將军,陛下圣旨明言『蜀贼一向擅长流言离间,不可中贼诡计』,將军若要因私怨而杀我,不如乾脆点一刀砍了我,何必用此无端猜忌的理由,惹人耻笑!”
曹休见于禁死不认错又在“私怨”二字上加重了语气,更是恼怒:“你说我无端猜忌?好!好!好!你將关兴前几次送来的书信拿出来,我派人送去洛阳请陛下裁断!”
于禁暗道不好。
前几次送来的书信早被于禁丟火盆了,哪里还能拿得出来?
“不瞒征东將军,关兴前几次送来的书信,早被我扔火盆烧了,我又不通蜀贼,留之何用?”于禁的语气变弱,显然连于禁自己都不相信这个理由曹休会认可。
果然。
曹休发笑:“於文则,我看你是做贼心虚吧!难怪当初文聘会死在石阳,惟独你独自逃得了性命。
定是你早就与刘封串通勾结,才让刘封夺了石阳城,让文聘死於非命;如今又想故技重施,欲献平春给关兴,让我也死在平春吗?”
曹休这脑补,听得于禁都快气笑了。
若不是怕继续激怒曹休会让事情变得不可收拾,于禁真想来一句:石阳没有援兵,守不住还是我的错了?你堂堂征东將军,怎么不引兵来救啊?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于禁再次按捺內心的愤怒:“征东將军,我绝无献平春之心,你要如何才肯信我?”
于禁不打算爭辩了,直接將问题拋给曹休。
关兴最初来信的时候于禁也没將信当回事,再加上当时怨恨曹休的羞辱,也懒得跟曹休去匯报直接烧掉了事,此刻反而让于禁无法自辨了。
就在气氛冰冷之时,前来宣詔的侍中杨暨也终於赶来了。
原本杨暨是在城中休憩,忽听闻曹休气冲冲的往军营跑,杨暨心感不妙,连忙策马追来军营。
在得知曹休和于禁的衝突缘由后,杨暨连忙劝道:“征东將军,误会,这一定是误会,莫要中了蜀贼的离间之计啊!
镇南將军妻儿尚在洛阳,若镇南將军真有投蜀之意,岂不是自绝於妻儿?”
曹休一听杨暨提到于禁的妻儿,不由蹙眉,怒火降了不少,逐渐恢復的理智告诉曹休:方才似乎真误会了于禁。
不过。
曹休是不会认错的,更不会向于禁认错。
先是羞辱于禁是降將,后是怀疑于禁私通关兴,若认了错,曹休的脸面何存?
曹休的刀依旧没有放下:“杨侍中莫要被於文则骗了,这廝杀昔日旧友昌豨的时候可也没手软过,这样的人,会在乎自己的妻儿吗?更何况,昔日在樊城投降关羽时,他可曾考虑过妻儿性命?”
于禁闭眼仰头:“既然征东將军不信,那就一刀砍了我,让杨侍中將我的头带回洛阳,以证我心。”
曹休本想找个台阶下,见于禁硬著脖子求死,怒气又上头了:“於文则,你当我不敢吗?”
杨暨连忙按住曹休握刀的手:“征东將军息怒,若仅凭关兴书信就杀镇南將军,恐令眾將士不服,不如等我返回洛阳稟报陛下,请陛下定夺如何?”
曹休本就是发现误会了于禁死鸭子嘴硬不肯认错,也不是真的想在这个时候杀于禁,僵持了片刻后收刀回鞘。
“看杨侍中面,暂且饶你一命,若让我发现你再有私通关兴的跡象,我必杀你!”曹休狠狠的警告了于禁一番,隨后转身离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