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孙权臣服,刘封请詔掌江东(加更)(2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面对孙权的质问,陆逊的语气没有半分的起伏,依旧是气死人不偿命的“温和”:“至尊,我乃吴郡孙氏的女婿。”
  见陆逊仍旧在装傻充愣,孙权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怒火,拍案而起:“陆伯言!孤自问待你不薄,你真要置孤於绝境吗?”
  孙权只感觉內心在滴血。
  自陆逊献策自囚於地牢后,孙权发现周围的人越来越疏远了。
  尤其是。
  当孙权连替陆逊求情的张昭都拒之门外后,江东的名士开始躲著孙权了。
  就连诸葛瑾都闭门不出了。
  孙权那个气啊。
  孤这是用计!
  这是配合陆逊用苦肉计!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当年周瑜黄盖就是这般用计的。
  周瑜用计能被眾人拥戴,孤用计就被眾人疏远?
  孙权不知的是。
  刚开始的时候,这群江东的名士可能真没看懂孙权的用意,可时间久了大家都觉察出不对劲了。
  之所以选择疏远孙权,並非眾人不懂,而是眾人正好趁著这个机会跟孙权划清立场。
  若直接支持刘封背叛孙权,名声上终归不好听;可借著孙权將陆逊下狱这事,那就是“权不听”。
  至於苦肉计?
  孙权说是苦肉计,就是苦肉计吗?
  分明是陆逊为了让江东避免战火,为了给江东士族一个崭新未来,不惜背负骂名,以一人之污名换眾人之清名。
  舆论掌握在士族手中,替谁辩经自然也是由士族来决定。
  刘封入江东对江东士族有利,那么自有大儒为刘封辩经。
  至於孙权。
  大汉自古有规矩:非刘姓不得称王。
  既然江东没有王,自然就没有臣子。
  只要道理说得通,谁还在乎孙权的想法啊?
  就好比某个叫譙周的仇国伦一出,刘禪也得乖乖的去当安乐公。
  忠诚在士族的共同利益上,不值一提。
  陆逊默然不语。
  一旁的谷利则是如芒在背。
  我就不该出现在这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