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刘封升官,大將军兼徐州牧(求票)(4 / 5)
  要用流言计是吧?
好!
陪著。
曹魏用一次,刘封和刘禪就明面闹一次矛盾,然后暗地里联手对付一次曹魏。
一次可能不会引起怀疑。
二次,三次,次数多了,再傻的人也能看出端倪。
不论是曹魏一方还是大汉一方想走偏门晋升的公卿大臣们,都得变得兴致索然。
好傢伙!
搁这儿演我们是吧?
主角儿你兄弟当,我们都是丑角儿?
刘备起身踱步,细细思考。
良久。
刘备斩钉截铁地道:“就依丞相之意。即日起,詔告诸郡!至於太子亲临宛城一事,可再去一詔命,称『太子既已监国,自当独立决断军务,朕已年迈,太子当勉励之』。”
说完。
刘备和诸葛亮相视一笑。
一君一臣,开始商討具体的细节。
隨后。
刘备令侍中郭攸之星夜兼程前往江陵宣布詔命。
詔命一出。
再次震惊了江陵的公卿大臣,以及城內士民、曹魏细作等等。
且不提刘林为吴侯以及赐婚孙权之女,单就迁刘封为“大將军、兼徐州牧、假节鉞都督徐扬诸军政,享『入朝不趋,奏事不名,剑履上殿』之权。”就足以惊骇眾人。
而对太子刘禪詔命称“太子既已监国,自当独立决断军务,朕已年迈,太子当勉励之。”更是差点没直白的说:你都是大汉的准皇帝了,国之大事,自己看著办。
“陛下这是要干什么?怎会忽然下达这样的詔命?这不是在刻意挑起太子和燕王之间的爭执吗?”
“燕王虽有平江东、夺合肥的军功,但太子出力不少,直接迁燕王为大將军,未免太过了。”
“燕王之子为吴侯,燕王的亲信周魴又是扬州刺史,燕王又自领徐州牧,若等燕王拿下寿春,再取寿春,以徐扬二州之力,比之昔日西楚霸王亦不遑多让啊。”
“陛下到底是何意?是怕太子继位后对燕王不利,不肯以燕王为大將军,所以才提前给燕王加上诸多大权吗?”
“陛下竟然不反对太子出兵,难道是对太子有不满?还是另有深意?”
“听闻前太常博士李邈,被任命为太子的行军参军了,看来传闻没错,太子只是在假意惩罚李邈。”
“.”
一时之间。 ↑返回顶部↑
			
			
			
			
			
		好!
陪著。
曹魏用一次,刘封和刘禪就明面闹一次矛盾,然后暗地里联手对付一次曹魏。
一次可能不会引起怀疑。
二次,三次,次数多了,再傻的人也能看出端倪。
不论是曹魏一方还是大汉一方想走偏门晋升的公卿大臣们,都得变得兴致索然。
好傢伙!
搁这儿演我们是吧?
主角儿你兄弟当,我们都是丑角儿?
刘备起身踱步,细细思考。
良久。
刘备斩钉截铁地道:“就依丞相之意。即日起,詔告诸郡!至於太子亲临宛城一事,可再去一詔命,称『太子既已监国,自当独立决断军务,朕已年迈,太子当勉励之』。”
说完。
刘备和诸葛亮相视一笑。
一君一臣,开始商討具体的细节。
隨后。
刘备令侍中郭攸之星夜兼程前往江陵宣布詔命。
詔命一出。
再次震惊了江陵的公卿大臣,以及城內士民、曹魏细作等等。
且不提刘林为吴侯以及赐婚孙权之女,单就迁刘封为“大將军、兼徐州牧、假节鉞都督徐扬诸军政,享『入朝不趋,奏事不名,剑履上殿』之权。”就足以惊骇眾人。
而对太子刘禪詔命称“太子既已监国,自当独立决断军务,朕已年迈,太子当勉励之。”更是差点没直白的说:你都是大汉的准皇帝了,国之大事,自己看著办。
“陛下这是要干什么?怎会忽然下达这样的詔命?这不是在刻意挑起太子和燕王之间的爭执吗?”
“燕王虽有平江东、夺合肥的军功,但太子出力不少,直接迁燕王为大將军,未免太过了。”
“燕王之子为吴侯,燕王的亲信周魴又是扬州刺史,燕王又自领徐州牧,若等燕王拿下寿春,再取寿春,以徐扬二州之力,比之昔日西楚霸王亦不遑多让啊。”
“陛下到底是何意?是怕太子继位后对燕王不利,不肯以燕王为大將军,所以才提前给燕王加上诸多大权吗?”
“陛下竟然不反对太子出兵,难道是对太子有不满?还是另有深意?”
“听闻前太常博士李邈,被任命为太子的行军参军了,看来传闻没错,太子只是在假意惩罚李邈。”
“.”
一时之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