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曹魏反扑,十万鲜卑入长安(求票)(5 / 8)
  尤其是有羌人中號称“神威天將军”的马超在,只要在给足钱粮,徵调羌人为兵也只是马超一句话的事。
不过这个命令,刚说出口就被诸葛亮反驳了:“陛下,如今雍凉初定,若调羌人为兵,恐令诸县士民惊慌。”
对於上位者而言,徵调羌人为兵也只是让附属部落去打仗,让自己人少死一点。
但对下层士民而言,羌人为祸雍凉多年,彼此间仇恨不少。
尤其是陇右诸县,更是有不少士民的家眷都被羌人所害。
再加上羌人一向无军纪,也难以约束,徵调到长安途中指不定又会去祸害沿途诸县。
这对安抚雍凉士民的影响是很恶劣的。
诸葛亮並不反对徵调羌兵,诸葛亮反对的是雍凉初定的时候去徵调羌兵。
在诸葛亮的西和诸戎构想中,即便要徵调,羌兵也得规规矩矩的来,且不会让诸县士民惊惧。
而现在。
即便有马超在,也还做不到让羌人规规矩矩。
诸县士民对羌人的恨意也无法消除,更不可能沿途提供钱粮。
刘备眉。
方才只顾著气愤,忘记了民心尚未稳定。
刘备靠什么让雍凉的士民放弃支持曹魏?
靠的就是仁义。
若没了仁义,那刘备就跟曹魏没什么区別,自然也得不到雍凉士民的真心拥护。
相对於引羌兵击鲜卑,雍凉诸县的士民更为重要。
“若不引羌兵助阵,丞相可还有良策退敌?”刘备再次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目光灼灼:“陛下,荆扬二州短时间內不会再有战事,即便有也不需要燕王坐镇了。是时候调燕王入长安了!”
刘备面有难色:“丞相,何必再劳累燕王,朕虽年迈,但尚能再战。”
关羽也反对道:“丞相,关某虽老,但也能提刀策马。燕王征战累年,都不曾有多少休憩之日,也该让燕王休息上一年半载了。”
虽然刘备和关羽口中都称不能劳累刘封,但诸葛亮又怎么可能看不出二人的真正心思?
不外乎:不服老!
刘封若是来了长安,还有刘备和关羽什么事?
什么?
刘备是皇帝?关羽是大司马?
可刘封是晚辈啊!
一句杀鸡焉用宰牛刀,就能让刘备和关羽乖乖的留在长安城。
诸葛亮直言劝諫:“恕臣直言,陛下今年六十六了,大司马也年事已高。 ↑返回顶部↑
			
			
			
			
			
		不过这个命令,刚说出口就被诸葛亮反驳了:“陛下,如今雍凉初定,若调羌人为兵,恐令诸县士民惊慌。”
对於上位者而言,徵调羌人为兵也只是让附属部落去打仗,让自己人少死一点。
但对下层士民而言,羌人为祸雍凉多年,彼此间仇恨不少。
尤其是陇右诸县,更是有不少士民的家眷都被羌人所害。
再加上羌人一向无军纪,也难以约束,徵调到长安途中指不定又会去祸害沿途诸县。
这对安抚雍凉士民的影响是很恶劣的。
诸葛亮並不反对徵调羌兵,诸葛亮反对的是雍凉初定的时候去徵调羌兵。
在诸葛亮的西和诸戎构想中,即便要徵调,羌兵也得规规矩矩的来,且不会让诸县士民惊惧。
而现在。
即便有马超在,也还做不到让羌人规规矩矩。
诸县士民对羌人的恨意也无法消除,更不可能沿途提供钱粮。
刘备眉。
方才只顾著气愤,忘记了民心尚未稳定。
刘备靠什么让雍凉的士民放弃支持曹魏?
靠的就是仁义。
若没了仁义,那刘备就跟曹魏没什么区別,自然也得不到雍凉士民的真心拥护。
相对於引羌兵击鲜卑,雍凉诸县的士民更为重要。
“若不引羌兵助阵,丞相可还有良策退敌?”刘备再次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目光灼灼:“陛下,荆扬二州短时间內不会再有战事,即便有也不需要燕王坐镇了。是时候调燕王入长安了!”
刘备面有难色:“丞相,何必再劳累燕王,朕虽年迈,但尚能再战。”
关羽也反对道:“丞相,关某虽老,但也能提刀策马。燕王征战累年,都不曾有多少休憩之日,也该让燕王休息上一年半载了。”
虽然刘备和关羽口中都称不能劳累刘封,但诸葛亮又怎么可能看不出二人的真正心思?
不外乎:不服老!
刘封若是来了长安,还有刘备和关羽什么事?
什么?
刘备是皇帝?关羽是大司马?
可刘封是晚辈啊!
一句杀鸡焉用宰牛刀,就能让刘备和关羽乖乖的留在长安城。
诸葛亮直言劝諫:“恕臣直言,陛下今年六十六了,大司马也年事已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