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刘封北上,携带十万连弩矢(求票)(2 / 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反观之。
  只要刘备活著,哪怕只能在长安的未央宫听歌赏舞。
  刘备说要迁都洛阳,谁敢不从?
  而等百官在洛阳稳定了,利益都到手了,就不会有多少人愿意再迁都回江陵了。
  这也是刘封亲自带兵奇袭寿春追求一战而定的原因之一。
  让江东的文武竭尽全力的夺取寿春,是不现实的。
  可让江东的文武竭尽全力的守住寿春,那都不需要刘封开口。
  抢別人的利益和守自己的利益,主观能动性是截然不同的。
  刘封要的是快速的平定天下,哪怕平定天下的过程中会因为独揽大功而受到猜忌和质疑。
  然而这是刘封必须要做的!
  如今的刘封也快四十了。
  年龄越大,精力就会越不如从前。
  若不趁著壮年的时候发狠,等到了老年再发狠就容易出紕漏。
  刘封也难以料定自己会不会如袁绍、曹操一样,自觉年迈而天下未定,故而急於求成的开启决战模式,最终被对手“以少胜多”。
  然后在死前来一句“悠悠苍天,何薄於我”或“我计不成,乃天命也”,想想都是意难平。
  对於刘封的决定。
  不论是嫡妻孙琰还是两个美妾申淑和白素,都是“鼎力”支持。
  除此外。
  刘封又令长子刘林,小舅子孙成,俩外甥刘瓚和刘爽,以及亲如义子的孙虑,也作好了去长安的准备。
  雏鸟终究是要高飞的。
  生逢乱世之家,即便只是少年郎也得入军中磨礪。
  临行前。
  刘封又来到宫中见刘禪。
  得知刘封要返回长安,刘禪顿有不舍:“兄长征战辛苦,即便要去长安述职也不急於一时,何不等年关到了再去?”
  对於刘封这个长兄,刘禪的不舍是真心的。
  身为太子,刘禪监国理事恩威群臣,靠的不是自身打出来的威望,而是刘备和刘封过渡的威望。
  尤其是刘封,一直都在將军功让渡给刘禪,想方设法的助刘禪树立军威,让吴皇后和刘禪慰问军属也是刘封的提议。
  刘禪检阅刘封的嫡系兵马时,也没出现只听刘封的命令不听刘禪命令的情况。
  当跟著刘禪一同阅军的李邈故意问出“假如太子和燕王不和,你们是听太子的还是听燕王的”这种送命题时。
  不仅有將校一副要揍人的表情喊出:“你乃何人?竟敢离间太子与燕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