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邓艾偷渡黄河,刘封斩曹彰(求票)(5 / 8)
而这八百骑又是突骑义从中最悍勇不怕死的八百人。
天时和人和,邓艾都占了。
“或死,或生,当在,今夜!”
天空中朦朧的月色映照在冰面上,邓艾为了振奋军心,率先第一个策马踏上了冰面。
为了奇袭的效果,邓艾是没有派斥候“试冰”的。
换而言之。
若冰层不够,冲在最前头的邓艾,极有可能直接因为冰层破碎而坠入黄河。
邓艾身先士卒的狠劲儿,也感染了身后的突骑义从。
主將尚且不畏死,军卒又何畏死乎?
八百突骑义从忽然渡河,直接將风陵渡对岸的魏军给嚇懵了。
大半夜的,就这么直愣愣的冒著寒风来了?
你们是不要命了吗?
將岸边的魏军杀散后,邓艾没有继续向潼关进攻。
兵法有“渡河不攻城,隔河锁咽喉”的说法,目的在于震慑而非强攻。
渡河的虽然只有八百骑,但没渡河的也可能有八千骑。
虚张声势,更容易令潼关守军弃关而逃。
到了天明。
邓艾偷渡黄河迂迴到了风陵渡对岸的消息传到了潼关。
不论是曹彰还是张郃旧部,皆是惊骇莫名。
“汉军偷渡了黄河?蒲津和风陵渡的守军都是群废物吗?”曹彰气急败坏,丝毫没有责怪自我战术失误的觉悟。
若非曹彰的精力都放在了提防潼关將士偷偷投降刘封,转而忽略了刘封派遣骑兵偷渡黄河这个可能,邓艾也不会如此顺利的偷渡黄河迂迴到了潼关后方。
真要论委屈。
蒲津和风陵渡的魏军才是委屈,一觉醒来就成俘虏了,我们找谁诉苦去?
好歹来个人提前告知曹彰兵败张郃身死,我们也能有所戒备,谁会在曹彰和张郃未兵败之前去提防汉军偷渡黄河啊?
刘封打的就是个信息差,料定曹彰不会將兵败以及张郃身死的消息向蒲津和风陵渡宣传,毕竟宣传后反而有可能让蒲津和风陵渡的魏军被策反。
曹彰在这气急败坏,潼关的张郃旧部则是纷纷起了小心思。
汉军没有偷渡黄河,还能仗著潼关天险来挡住刘封的强攻,如今汉军在短时间內就偷渡了黄河且对潼关形成了前后夹击。
若是继续固守潼关,等待的就只有死路一条。
曹彰也觉察到了张郃旧部的心思,眉头一蹙,喝道:“洛阳的援军很快就能抵达,谁敢怯战,军法处置!”
只是这声威胁,並没有打消张郃旧部的小心思,反而让张郃旧部更坚定了內心的想法。 ↑返回顶部↑
天时和人和,邓艾都占了。
“或死,或生,当在,今夜!”
天空中朦朧的月色映照在冰面上,邓艾为了振奋军心,率先第一个策马踏上了冰面。
为了奇袭的效果,邓艾是没有派斥候“试冰”的。
换而言之。
若冰层不够,冲在最前头的邓艾,极有可能直接因为冰层破碎而坠入黄河。
邓艾身先士卒的狠劲儿,也感染了身后的突骑义从。
主將尚且不畏死,军卒又何畏死乎?
八百突骑义从忽然渡河,直接將风陵渡对岸的魏军给嚇懵了。
大半夜的,就这么直愣愣的冒著寒风来了?
你们是不要命了吗?
將岸边的魏军杀散后,邓艾没有继续向潼关进攻。
兵法有“渡河不攻城,隔河锁咽喉”的说法,目的在于震慑而非强攻。
渡河的虽然只有八百骑,但没渡河的也可能有八千骑。
虚张声势,更容易令潼关守军弃关而逃。
到了天明。
邓艾偷渡黄河迂迴到了风陵渡对岸的消息传到了潼关。
不论是曹彰还是张郃旧部,皆是惊骇莫名。
“汉军偷渡了黄河?蒲津和风陵渡的守军都是群废物吗?”曹彰气急败坏,丝毫没有责怪自我战术失误的觉悟。
若非曹彰的精力都放在了提防潼关將士偷偷投降刘封,转而忽略了刘封派遣骑兵偷渡黄河这个可能,邓艾也不会如此顺利的偷渡黄河迂迴到了潼关后方。
真要论委屈。
蒲津和风陵渡的魏军才是委屈,一觉醒来就成俘虏了,我们找谁诉苦去?
好歹来个人提前告知曹彰兵败张郃身死,我们也能有所戒备,谁会在曹彰和张郃未兵败之前去提防汉军偷渡黄河啊?
刘封打的就是个信息差,料定曹彰不会將兵败以及张郃身死的消息向蒲津和风陵渡宣传,毕竟宣传后反而有可能让蒲津和风陵渡的魏军被策反。
曹彰在这气急败坏,潼关的张郃旧部则是纷纷起了小心思。
汉军没有偷渡黄河,还能仗著潼关天险来挡住刘封的强攻,如今汉军在短时间內就偷渡了黄河且对潼关形成了前后夹击。
若是继续固守潼关,等待的就只有死路一条。
曹彰也觉察到了张郃旧部的心思,眉头一蹙,喝道:“洛阳的援军很快就能抵达,谁敢怯战,军法处置!”
只是这声威胁,並没有打消张郃旧部的小心思,反而让张郃旧部更坚定了內心的想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