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败夏侯尚,刘封兵临函谷关(求票)(2 / 8)
以流言计来让曹魏人心惶惶,以达到未战而敌先怯的效果。
至於后勤保障,关羽则只提了一句“可由丞相全权负责”。
没人能比诸葛亮更懂后勤。
关羽的战略安排,得到了刘备及眾人的认可。
这个安排,也与刘封的预期不谋而合。
“有儿臣在,中路之兵无人可撼。”刘封向刘备表达了豪言,以刘封如今连斩魏將的声威加上过往灭孙权的声威,没人敢质疑刘封不行。
兵贵神速。
商议了攻打函谷关的战略后,刘封带上王平、李平等精锐兵马万余人,直奔弘农。
在斩了曹彰后,刘封就给弘农太守送去了曹彰的人头,又沿途传檄。
如今大军亲至,沿途县乡皆是望风而降。
刘封没遇到任何的抵抗就抵达了弘农城下。
弘农太守郑浑听闻刘封到来,急忙紧闭了城门,又亲自登上城楼督战。
城下。
刘封策马持枪,威风凛凛。
高悬的燕王旗,更是令城头的魏卒胆寒。
“大汉燕王刘封在此,郑浑可在?”刘封扬鞭遥指城头,声若洪钟。
郑浑强忍內心的焦躁不安,向城下的刘封拱手一礼:“老夫郑浑在此,燕王何故犯境?”
刘封轻笑:“郑浑,你好不知羞。当年董卓乱政时,先兄郑泰联合何顒、荀攸合谋诛杀董卓,虽然事泄逃归袁术,但不失为汉室忠良。
你为郑泰之弟,不思匡扶汉室则罢,反为篡汉逆贼曹丕守城,悖逆家声、辱没先志,岂不令先兄蒙羞?
郑浑脸一红,辩道:“山阳公禪让帝位,陛下三辞三让,合乎禪让之礼。”
刘封厉声而喝:“荒谬之论。窃国者为了標榜正统,皓首穷经的虚构出了禪让之礼,著实可笑。王莽亦合乎禪让之礼,莫非曹丕是王莽乎?”
郑浑额角见汗。
若说曹丕是王莽,那肯定是不行的。
王莽已经是公认的篡汉逆贼了,承认曹丕是王莽等於承认曹丕是篡汉逆贼。
曹丕对外標榜的是顺天应命,而非篡汉自立。
“老夫,受朝廷俸禄,自当为朝廷守城。”郑浑不提正统了,改提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了。
刘封冷笑:“俸禄?彼时你食汉粟而事国贼时,怎不谈为汉室守节?”
郑浑顿时无言。
刘封的言语过於犀利,再加上军威傍身,即便郑浑混跡了官场几十年也找不到合適的反驳之论。
见状。 ↑返回顶部↑
至於后勤保障,关羽则只提了一句“可由丞相全权负责”。
没人能比诸葛亮更懂后勤。
关羽的战略安排,得到了刘备及眾人的认可。
这个安排,也与刘封的预期不谋而合。
“有儿臣在,中路之兵无人可撼。”刘封向刘备表达了豪言,以刘封如今连斩魏將的声威加上过往灭孙权的声威,没人敢质疑刘封不行。
兵贵神速。
商议了攻打函谷关的战略后,刘封带上王平、李平等精锐兵马万余人,直奔弘农。
在斩了曹彰后,刘封就给弘农太守送去了曹彰的人头,又沿途传檄。
如今大军亲至,沿途县乡皆是望风而降。
刘封没遇到任何的抵抗就抵达了弘农城下。
弘农太守郑浑听闻刘封到来,急忙紧闭了城门,又亲自登上城楼督战。
城下。
刘封策马持枪,威风凛凛。
高悬的燕王旗,更是令城头的魏卒胆寒。
“大汉燕王刘封在此,郑浑可在?”刘封扬鞭遥指城头,声若洪钟。
郑浑强忍內心的焦躁不安,向城下的刘封拱手一礼:“老夫郑浑在此,燕王何故犯境?”
刘封轻笑:“郑浑,你好不知羞。当年董卓乱政时,先兄郑泰联合何顒、荀攸合谋诛杀董卓,虽然事泄逃归袁术,但不失为汉室忠良。
你为郑泰之弟,不思匡扶汉室则罢,反为篡汉逆贼曹丕守城,悖逆家声、辱没先志,岂不令先兄蒙羞?
郑浑脸一红,辩道:“山阳公禪让帝位,陛下三辞三让,合乎禪让之礼。”
刘封厉声而喝:“荒谬之论。窃国者为了標榜正统,皓首穷经的虚构出了禪让之礼,著实可笑。王莽亦合乎禪让之礼,莫非曹丕是王莽乎?”
郑浑额角见汗。
若说曹丕是王莽,那肯定是不行的。
王莽已经是公认的篡汉逆贼了,承认曹丕是王莽等於承认曹丕是篡汉逆贼。
曹丕对外標榜的是顺天应命,而非篡汉自立。
“老夫,受朝廷俸禄,自当为朝廷守城。”郑浑不提正统了,改提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了。
刘封冷笑:“俸禄?彼时你食汉粟而事国贼时,怎不谈为汉室守节?”
郑浑顿时无言。
刘封的言语过於犀利,再加上军威傍身,即便郑浑混跡了官场几十年也找不到合適的反驳之论。
见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