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许都託孤,刘封就藩入燕国(完结求(4 / 8)
燕王刘封,天命就是助刘备復兴汉室。
如此有大志而豪迈之人,又岂能以常理度之?
四月。
刘备病逝。
群臣慟哭。
次日。
刘禪应命登基,改元建兴,採纳群臣建议,以“昭武”为諡號,又上“烈祖”为庙號。
登基当日。
刘封就奏请辞去大將军一职,就藩燕国。
奏请一出,百官惊愕。
大將军之位说辞就辞,古往今来,也唯有刘封能如此的率性洒脱了。
由於刘禪、诸葛亮、法正事先都知情,故而百官虽然有疑惑但並没有太多的波折。
隨后。
大司马关羽、司隶校尉张飞,也奏请辞辞官,欲扶刘备棺木回涿县楼桑村。
这是刘备的遗命。
刘备不愿葬在许都,希望能葬在楼桑村先父母墓碑之旁。
刘禪虽然不舍,但也知道关羽张飞与刘备之间的情谊太深,刘备一死,二人就没了在朝为官的心思。
兼之二人本就年迈,不愿再劳累文武政务,只想扶刘备棺木回涿县安葬。
刘备逝去,刘封、关羽、张飞相继请辞。
两日之类,刘禪连失四位倚重之亲人,心態也隨之变得更加成熟稳重了。
数日后。
刘备葬礼结束。
刘禪亲送刘封、关羽、张飞与许都北门,关羽张飞先行。
“兄长虽辞去了大將军一职,但在朕心中大將军只有兄长能担任。故而朕今日早朝,已说服群臣暂不设大將军一职。”
刘禪的语气坚定。
这个决定其实也没人反对。
当朝之中,刘封不当大將军,无人有资格当大將军。
谁当了大將军,都不会令人心服口服。
既然如此,索性直接閒置大將军一职。
刘封大笑,没有反驳刘禪的决定。 ↑返回顶部↑
如此有大志而豪迈之人,又岂能以常理度之?
四月。
刘备病逝。
群臣慟哭。
次日。
刘禪应命登基,改元建兴,採纳群臣建议,以“昭武”为諡號,又上“烈祖”为庙號。
登基当日。
刘封就奏请辞去大將军一职,就藩燕国。
奏请一出,百官惊愕。
大將军之位说辞就辞,古往今来,也唯有刘封能如此的率性洒脱了。
由於刘禪、诸葛亮、法正事先都知情,故而百官虽然有疑惑但並没有太多的波折。
隨后。
大司马关羽、司隶校尉张飞,也奏请辞辞官,欲扶刘备棺木回涿县楼桑村。
这是刘备的遗命。
刘备不愿葬在许都,希望能葬在楼桑村先父母墓碑之旁。
刘禪虽然不舍,但也知道关羽张飞与刘备之间的情谊太深,刘备一死,二人就没了在朝为官的心思。
兼之二人本就年迈,不愿再劳累文武政务,只想扶刘备棺木回涿县安葬。
刘备逝去,刘封、关羽、张飞相继请辞。
两日之类,刘禪连失四位倚重之亲人,心態也隨之变得更加成熟稳重了。
数日后。
刘备葬礼结束。
刘禪亲送刘封、关羽、张飞与许都北门,关羽张飞先行。
“兄长虽辞去了大將军一职,但在朕心中大將军只有兄长能担任。故而朕今日早朝,已说服群臣暂不设大將军一职。”
刘禪的语气坚定。
这个决定其实也没人反对。
当朝之中,刘封不当大將军,无人有资格当大將军。
谁当了大將军,都不会令人心服口服。
既然如此,索性直接閒置大將军一职。
刘封大笑,没有反驳刘禪的决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