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他乡遇故知(3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尤其是前者,感觉不起眼的小人物,接个人的功夫竟然有点脱离控制了。
  “我能够拉来一千万美金左右的投资,并且保证《美利坚骗局》上映后在华夏大陆的排片和宣传方面资源。”
  徐铭介绍起自己的优势,直盯着梅根的双眼:“但我不能只是一个编剧。”
  他要更多的话语权。
  不然在好莱坞许多公司眼中,海外资本就是单纯出钱的冤大头。
  这帮臭外地的,懂个屁的电影制作。
  可再加上他编剧的身份,就有理由染指了,而跟安纳布尔纳这种初创公司合作,成功几率更大。
  “我不缺钱,尤其华夏资本对一部聚焦于美利坚本土的电影,意义不大。”
  梅根丝毫不避徐铭的视线,反而朝着这个亚洲小甜心眨了眨眼睛。
  尼玛,徐铭没想到自己百试百灵的眼神攻势,有朝一日能遭受反噬。
  他略微收回眼神:“我不是外行人,没听说过有制片公司会拿自己的钱往里填,另外钱就是钱,华夏人的美金和美利坚人的美金都是美金。”
  如果他不是重生者,也不敢次次梭哈自己的电影。
  即便如此,也还是拉拢了一批公司一起投资。
  至于所谓钱就是钱,纯粹是讲歪理了。
  同样的钱,在不同人的手里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
  比如同样的一千万美金投资,安纳布尔纳和caa就能占一半的股,华夏资本却只能拿到比三分之一更少的份额。
  没办法,制作人员、发行渠道等等都是人家的资源。
  放在华夏换成徐铭去跟对方谈合作,也会如此。
  程龙能在好莱坞风生水起,很大一部分原因,跟他带武指团队进组有关系。
  早期进入好莱坞的《杀手壕》、《威龙猛探》等电影,都不适合他的风格,自然未取得成功。
  反而他在香江自我风格突出的《红番区》,无心种柳柳成荫,在北美干下三千万美金的票房。
  徐铭争夺话语权,就是为了以后做铺垫。
  他不缺剧本那点酬劳,争权就成了首要的事情,有了这部戏奠定的基础,往后再跟其他合作方谈就方便多了。
  “徐,虽然我很喜欢你的自信,但自信太多就是自负了。”
  梅根摇摇头,“无论你在华夏取得了多么高的成就,在好莱坞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新人,这里没人认识你,包括今天之前的我。”
  “我不可能给予你任何编剧以外的职位,当然有合适的配角可以由你出演。”
  在她看来这就是偌大的施舍了,这些华夏演员不就想出演好莱坞电影么。
  “那我们没必要再接着往下谈了。”
  徐铭看向白胖总监,“换一个合作方吧,米拉麦克斯的哈维也联系我了,他告诉我只要这部电影交给他,必定能登上奥斯卡舞台。”
  听到哈维这个名字,总监和梅根心中皆是一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