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参合陂上慕容血,玉璧城下高王泪((2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然而武定五年,高欢终究还是死了,死在晋阳。
  他的统一大业终究未能完成。
  而他的儿子篡位建立的北齐,也仅仅维持了27年。
  “唱罢阴山敕勒歌,英雄涕泪老来多。生持魏武朝天笏,死授条侯杀贼戈。六镇华夷传露布,九龙风雨聚漳河。祗今尚有清流月,曾照高王万马过。”
  喜欢歷史的人,看到这一段,更多是感慨高王的壮志难酬,感慨那些人中龙凤拼尽全力,却依旧只能遗憾退场。
  和大多数人一样,陈景乐骨子里多少有点英雄主义浪漫色彩。
  那些人中龙凤尚且如此,我等凡夫俗子又能如何?
  唯有嘆息。
  当然,嚮往是不可能嚮往的,谁特么嚮往两脚羊时代,多半是脑子进水。
  壮志难酬的雄主,又何止高王一个?
  一句“受命於天,既寿永昌”,引得天下人为了那个位置,廝杀数千年。
  前秦的苻坚,后周的柴荣,刘宋的刘寄奴……
  太多太多!
  盘点五千年歷史,这片土地从来不缺雄主,无论哪个王朝。
  不过真正能够统一天下的,又有几人?
  雄主之上,还有千古一帝、文明的奠基者。
  即便是他们,大多数同样是能看透歷史规则,却又跳不出摆不脱歷史的局限性。
  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鉞。
  对歷史唯物主义者而言,歷史最有魅力的地方,就在於其是一面多维度的镜子,既映照出人性永恆的脉络,同时又折射出文明跌宕起伏的光芒。
  歷史,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
  同时歷史又是螺旋式上升的。
  只是当歷史处於螺旋的下行期时,个体很难抵挡歷史的大势,往往只剩苍凉迴响。
  ……
  到归绥的第一站,陈景乐拉著李北星直奔敕勒川草原。
  对於歷史上敕勒川具体位置在哪,一直有爭论。
  当下普遍认为是在归绥的大青山脚下。
  阴山山脉位於河套平原北面,而狭义上的阴山,是中部的大青山。
  而歌词中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一画面,也只有在大青山盆地有可能出现,因此现代认定的敕勒川,就是在归绥市大青山脚下。
  他这次选择租车自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