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魏国灭,天下终于一统于刘备之手(10 / 17)
国内许多奏疏,尤其类似刘永这种重要军折,都是由监国的刘禅负责批阅的。
所以刘永这篇弹劾姜维的奏疏自然没能流到刘备那里去,而是落在了刘禅手里。
刘禅阅罢奏疏,困惑地看向近侍州泰,说道:
“姜将军忠心耿耿,二弟此言恐怕有失偏颇。”
州泰躬身道:
“此等军国大事,太子还是请陛下圣裁为妥。”
然而当刘禅来到刘备寝宫时,却被侍从拦在门外:
“太医令吩咐,陛下需要静养,太子请回。”
刘禅犹豫片刻,只得转道丞相府。
李翊正在批阅奏章,见太子来访,急忙起身相迎。
“相父请看,”刘禅递上奏疏,“二弟这封信,孤实在看不明白。”
李翊细细阅毕,沉吟道:
“太子不必忧心,此事交给老臣处置便可。”
刘禅顿时眉开眼笑:
“有相父在,孤便可高枕无忧了!”
说罢,便兴冲冲地去找好友踢蹴鞠了。
待太子离去,李翊立即召来三子李安:
“你持我手书,八百里加急送往汉中。”
“务必亲自交到诸葛丞相手中。”
李安疑惑道:
“父亲,蜀地既已平定,为何还要劳动诸葛丞相?”
李翊目光深邃:
“收降曹叡易,安定蜀地难。”
“如今我军功勋格局已固,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父亲是要借机……整顿军功集团?”
李安似若有所悟。
李翊负手望向外面的雪景:
“你不必多问,速去速回。”
就在李安连夜出发的同时,成都的形势正在急剧变化。
刘永采纳邓艾建议,封谋士刘基为益州刺史。 ↑返回顶部↑
所以刘永这篇弹劾姜维的奏疏自然没能流到刘备那里去,而是落在了刘禅手里。
刘禅阅罢奏疏,困惑地看向近侍州泰,说道:
“姜将军忠心耿耿,二弟此言恐怕有失偏颇。”
州泰躬身道:
“此等军国大事,太子还是请陛下圣裁为妥。”
然而当刘禅来到刘备寝宫时,却被侍从拦在门外:
“太医令吩咐,陛下需要静养,太子请回。”
刘禅犹豫片刻,只得转道丞相府。
李翊正在批阅奏章,见太子来访,急忙起身相迎。
“相父请看,”刘禅递上奏疏,“二弟这封信,孤实在看不明白。”
李翊细细阅毕,沉吟道:
“太子不必忧心,此事交给老臣处置便可。”
刘禅顿时眉开眼笑:
“有相父在,孤便可高枕无忧了!”
说罢,便兴冲冲地去找好友踢蹴鞠了。
待太子离去,李翊立即召来三子李安:
“你持我手书,八百里加急送往汉中。”
“务必亲自交到诸葛丞相手中。”
李安疑惑道:
“父亲,蜀地既已平定,为何还要劳动诸葛丞相?”
李翊目光深邃:
“收降曹叡易,安定蜀地难。”
“如今我军功勋格局已固,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父亲是要借机……整顿军功集团?”
李安似若有所悟。
李翊负手望向外面的雪景:
“你不必多问,速去速回。”
就在李安连夜出发的同时,成都的形势正在急剧变化。
刘永采纳邓艾建议,封谋士刘基为益州刺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