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魏国灭,天下终于一统于刘备之手(3 / 17)
“这些人随时可将大王首级献与刘永,以换新朝爵禄。”
烛火噼啪作响,映得曹叡面容明暗不定。
他忽想起月前巡视军营时,见守城士卒食不果腹的模样。
又忆起去岁大旱,豪族们围积米粮致使饿殍遍野的惨状。
良久长叹:
“这蜀中江山,终究不是曹家江山……”
“这许多年来,曹家始终是借居于此。”
“大王明鉴。”
赵俨近前低语,“今若主动归降,尚可存曹氏血脉。”
“若待城破之日,恐重蹈项羽垓下之祸。”
曹叡行至窗边,望见宫墙外火光点点,隐约传来“早开城门”的呼喊。
他转身时泪落如雨:
“非是寡人畏死,实不忍成都军民再做无谓之牺牲。”
“只是……祖父庄王、父文王,我祖孙三代基业,竟终结于叡手矣……”
“大王可知吴国灭时,刘备是如何对待孙权子孙的?”
赵俨轻声道,“皆封侯赐宅,保其荣华。”
“盖因三兴汉室,正要示天下以宽仁。”
更漏将尽时,曹叡终于取过绢帛,亲书降表。
待墨迹干透,他唤来谯周:
“劳大夫走一遭,将此卷并蜀中图籍送往汉营。”
十二月初一,霜重雾浓。
成都北门外十里长亭,曹叡素服白马。
率世子曹殷及文武六十余人,皆反缚双手,舆榇随行。
那棺木以荆木制成,粗糙简陋,正是古代亡国之君请罪的象征。
辰时三刻,汉军大至。
但见玄甲映日,旌旗蔽空,中军大纛下跃出一将。
金盔紫袍,正是刘备次子,吴王刘永。
他急步上前,亲手为曹叡解缚,又命焚毁舆榇。
“魏王深明大义,使蜀中百姓免遭战火,此乃莫大功德。”
刘永执曹叡手共乘王辇,温言道: ↑返回顶部↑
烛火噼啪作响,映得曹叡面容明暗不定。
他忽想起月前巡视军营时,见守城士卒食不果腹的模样。
又忆起去岁大旱,豪族们围积米粮致使饿殍遍野的惨状。
良久长叹:
“这蜀中江山,终究不是曹家江山……”
“这许多年来,曹家始终是借居于此。”
“大王明鉴。”
赵俨近前低语,“今若主动归降,尚可存曹氏血脉。”
“若待城破之日,恐重蹈项羽垓下之祸。”
曹叡行至窗边,望见宫墙外火光点点,隐约传来“早开城门”的呼喊。
他转身时泪落如雨:
“非是寡人畏死,实不忍成都军民再做无谓之牺牲。”
“只是……祖父庄王、父文王,我祖孙三代基业,竟终结于叡手矣……”
“大王可知吴国灭时,刘备是如何对待孙权子孙的?”
赵俨轻声道,“皆封侯赐宅,保其荣华。”
“盖因三兴汉室,正要示天下以宽仁。”
更漏将尽时,曹叡终于取过绢帛,亲书降表。
待墨迹干透,他唤来谯周:
“劳大夫走一遭,将此卷并蜀中图籍送往汉营。”
十二月初一,霜重雾浓。
成都北门外十里长亭,曹叡素服白马。
率世子曹殷及文武六十余人,皆反缚双手,舆榇随行。
那棺木以荆木制成,粗糙简陋,正是古代亡国之君请罪的象征。
辰时三刻,汉军大至。
但见玄甲映日,旌旗蔽空,中军大纛下跃出一将。
金盔紫袍,正是刘备次子,吴王刘永。
他急步上前,亲手为曹叡解缚,又命焚毁舆榇。
“魏王深明大义,使蜀中百姓免遭战火,此乃莫大功德。”
刘永执曹叡手共乘王辇,温言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