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我是大汉天子刘备的儿子,谁敢杀我(3 / 18)
“刘永所部多为汉朝之臣,必不会助其谋逆。”
“至于蜀地……”
他顿了顿,继续道:
“经年屡逢战乱,蜀之既破,则蜀人心胆已裂。”
“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
“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
“刘永虽有异志,蜀人安能助之乎?”
“至若汉军将士,得胜思归,必不从永而反,更不足虑耳。”
曹叡闻言,心中震撼。
这番话分析透彻,将蜀中形势看得清清楚楚。
他躬身一礼:
“公子高见,叡拜服。”
“不愧是李相爷之子。”
然而话一出口,曹叡忽然意识到什么。
他抬头看向李治:
“公子既早知刘永谋反,为何……”
李治会意,接口道:“
某月前便已到成都。”
于是曹叡更加疑惑,又问道:
“既然公子早就到成都了,为何迟迟不动手?”
“非要等到刘永起兵造反?”
李治目光深邃:
“此前并无明确证据证明刘永谋反。”
“如今他起兵造反是事实,擒之有名矣。”
曹叡心中一震。
他暗想,刘永在成都种种僭越妄为,与谋反何异?
李治却说此前并不能直接证明刘永谋反。
甚至要坚持等到刘永真正起兵后才动手。
何也?
曹叡只微一沉吟,便反应了过来。 ↑返回顶部↑
“至于蜀地……”
他顿了顿,继续道:
“经年屡逢战乱,蜀之既破,则蜀人心胆已裂。”
“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
“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
“刘永虽有异志,蜀人安能助之乎?”
“至若汉军将士,得胜思归,必不从永而反,更不足虑耳。”
曹叡闻言,心中震撼。
这番话分析透彻,将蜀中形势看得清清楚楚。
他躬身一礼:
“公子高见,叡拜服。”
“不愧是李相爷之子。”
然而话一出口,曹叡忽然意识到什么。
他抬头看向李治:
“公子既早知刘永谋反,为何……”
李治会意,接口道:“
某月前便已到成都。”
于是曹叡更加疑惑,又问道:
“既然公子早就到成都了,为何迟迟不动手?”
“非要等到刘永起兵造反?”
李治目光深邃:
“此前并无明确证据证明刘永谋反。”
“如今他起兵造反是事实,擒之有名矣。”
曹叡心中一震。
他暗想,刘永在成都种种僭越妄为,与谋反何异?
李治却说此前并不能直接证明刘永谋反。
甚至要坚持等到刘永真正起兵后才动手。
何也?
曹叡只微一沉吟,便反应了过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