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美国找不到更多的人,中国拿不出更多的装备。
  在这个情况下,谁能获得盟友的更多帮助,谁就会占据朝鲜战场的主动权。
  而在援军这一方面,中美双方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情况。
  中军的盟友蘇俄,虽然之前抠抠搜搜的躲在中朝身后,但是随着志愿军实力的显露,蘇俄现在已经开始献宝。
  大量的重装备,正一火车一火车的往东北拉。
  米格15、t34坦克、以及各式各样的蘇俄装备在源源不断的加入朝鲜战场。
  别的不说,美军的侦察机现在已经无法随意靠近中国边境了。
  双方的战斗机也发生了多次缠斗。
  之前中军没有各种蘇俄武器的时候,就已经打的那么好了,现在有了火力补充,战斗会往哪方面发展,谁也不知道。
  而与中军相比,马歇尔可以肯定,自己没有任何盟友的支援。
  联合国军这4个字,说出来很厉害,好像全世界站在他们这边。
  但是除了美军和南军,其他国家可以说是相当于没有。
  在战前,按照美国政府估计,参战的国家中,最起码应该有十个能派出一个师以上的兵力参战。
  可实际上呢?
  除了英军两个旅和土耳其一个旅,其他的国家多的一个营,少的一个排。
  面对美国后续的增兵要求,这些国家不但不加人,还强调随时会召回部队!
  当然,在这个世界上,也不是没有人支持美国。
  雄踞宝岛的某人就表示自己有数十万身经百战的老兵,只要装备到位,随时可以参战。
  不过这个请战要求,联合国军的所有国家均表示拒绝。
  这里面尤其以南朝总统反对声音最大。
  在他们看来,果军送装备的速度,比美国运输队运的速度都快。
  真要打上两仗,志愿军怕是就把战线推到东京了。
  确认了要停战,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短短两天后便召开了系统性的会议。
  停战的提案得到了高票通过。
  不过这个时候,美国政府又发现了一个尴尬的问题。
  他们没有和中国对话的通道。
  其实在第三次战役的时候,美国政府就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
  而且那个时候,美军对停战的需求比现在还要急迫。
  当时,始终找不到渠道的美国只能通过热心肠的印度大使传递消息。
  而这就出现了一个极大的麻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