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班超与甘英(3 / 7)
任何方面都是不能弱於他国的。
罗马使者来了两次,都是乘船而来。
那他们就从海上去一次,从路上去一次,狠狠地超了罗马!
而投桃报李,
甘英对帮助自己的赵裕也很有好感,在班超面前对之多有夸讚。
班超因此感慨起来,“若此人之后不至於早亡,想来西海能够在他手上恢復太平。”
这么多年来,
西海並不是没有出现过雄才伟略之人,
只是要么前明后昏,自其得之自其失之;
要么便英年早逝,含恨黄泉。
班超这位局外人见了,也忍不住飘摇多年的西海发出嘆息。
“那罗马国近来如何呢?”
玉门关逐渐的近了,甘英也讲完了西海的事,班超便询问起他出使的最终目標。
甘英告诉他,“罗马是泰西盛国,其土广大,当今在位的君氏也称得上一代明君,近些年来还没有出现衰颓的气象。”
“若说问题——”
“其一便是罗马国中尚有崇古之辈,想要恢復百年以前的共和之制,对君王多有抨击。”
班超无所谓的回道,“崇古的想法,歷来便有,只要自家不胡乱折腾便好。”
大汉的那些儒生,一旦提及“治理”,开口便是尧舜禹汤;
讲到“盛世”,转头便是上古三代。
班超还没有投笔从戎之时,就曾想过把那些死读书的儒生装到船上,送去海对面的殷洲,让他们亲自感受上古简朴的风味。
最后还是心善了些,没有当真行动起来。
甘英继续说,“其二,便是泰西诸侯们在日耳曼地区的开拓了。”
幼苗要生长为大树,
时间总是最好的养料。
而距离诸夏君子在泰西建立国家,已经过去了足足三代人的时间。
教化已经取得了足够的成果,
人口也得到了足够的滋长。
诸夏的领土,正沿著瑞纳河的东岸,从原本的小点,逐渐渲染成一片鲜明的区域,让罗马无法再忽视下去——
日耳蛮本就处於鬆散的部落联盟状態,
其中能摆脱野人,学会文字,懂得交流的,一直很稀少。 ↑返回顶部↑
罗马使者来了两次,都是乘船而来。
那他们就从海上去一次,从路上去一次,狠狠地超了罗马!
而投桃报李,
甘英对帮助自己的赵裕也很有好感,在班超面前对之多有夸讚。
班超因此感慨起来,“若此人之后不至於早亡,想来西海能够在他手上恢復太平。”
这么多年来,
西海並不是没有出现过雄才伟略之人,
只是要么前明后昏,自其得之自其失之;
要么便英年早逝,含恨黄泉。
班超这位局外人见了,也忍不住飘摇多年的西海发出嘆息。
“那罗马国近来如何呢?”
玉门关逐渐的近了,甘英也讲完了西海的事,班超便询问起他出使的最终目標。
甘英告诉他,“罗马是泰西盛国,其土广大,当今在位的君氏也称得上一代明君,近些年来还没有出现衰颓的气象。”
“若说问题——”
“其一便是罗马国中尚有崇古之辈,想要恢復百年以前的共和之制,对君王多有抨击。”
班超无所谓的回道,“崇古的想法,歷来便有,只要自家不胡乱折腾便好。”
大汉的那些儒生,一旦提及“治理”,开口便是尧舜禹汤;
讲到“盛世”,转头便是上古三代。
班超还没有投笔从戎之时,就曾想过把那些死读书的儒生装到船上,送去海对面的殷洲,让他们亲自感受上古简朴的风味。
最后还是心善了些,没有当真行动起来。
甘英继续说,“其二,便是泰西诸侯们在日耳曼地区的开拓了。”
幼苗要生长为大树,
时间总是最好的养料。
而距离诸夏君子在泰西建立国家,已经过去了足足三代人的时间。
教化已经取得了足够的成果,
人口也得到了足够的滋长。
诸夏的领土,正沿著瑞纳河的东岸,从原本的小点,逐渐渲染成一片鲜明的区域,让罗马无法再忽视下去——
日耳蛮本就处於鬆散的部落联盟状態,
其中能摆脱野人,学会文字,懂得交流的,一直很稀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