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衰颓的显露(2 / 7)
倒是一副完全不同於王氏、竇氏的模样。
皇帝也很欣赏邓氏子明智的行为,时常要求如梁氏等其他外戚,向前者学习。
及至秋季,
皇帝的少子降世,是一个看上去还算健康的男婴。
皇帝抚摸著他的胎髮,感受著他的体温,觉得这孩子的身体应该会比长子刘胜好一些。
联想到大汉,
联想到自己的血脉传承,
皇帝便给孩子取名为“隆”,也是昌盛的意思。
但很快,
皇帝又下令,將孩子抱出皇宫,送到民间抚养——
他先前夭折的孩子实在太多,再怎么不信鬼神,如今也是不得不运用民间的智慧,来为子嗣祈福。
考虑到妃嬪在別宫养胎,一直没有出现意外,
皇帝便更加相信某些“取得贱名,压一压过盛的福气,让孩子不至於招来脏东西的覬覦”的说法。
虽然他前面送到民间的孩子,也不见得活下来,但希望总归还是要有的。
感受著体內升腾的气血,以及近来针对豪强政令的顺利推行,
皇帝心中有些高兴,觉得也许自己跨过三十岁这道坎,会时来运转。
但很快,
他就没机会这么想了。
那生下小皇子的妃嬪產后一直恢復不好,產时也丧失了太多血气,即便再怎么照顾,终究还是死去了。
皇帝听说了这个消息,沉默了许久,最后吩咐道:
“要厚葬她。”
“此外,將刘隆记在皇后名下,等身体养得壮实些,便带入宫中,交给皇后抚养吧。”
他忽然想起自己稚幼时的经歷,隨即感慨起天意的无常来:
皇帝自幼失去亲生母亲,便不忍让自己的孩子们也失去生母的照抚,即便送到宫外抚养的那些,也安排了母亲跟隨。
奈何一番好意尽做流水,
没有孩子,自然也说不上为人父母。
兜兜转转,
他不愿在后宫的处置上做章帝那样的事,邓绥也未曾有过竇太后那样的稟性,却还是被迫復刻了当年故事。
只是,
刘隆会是下一个自己吗? ↑返回顶部↑
皇帝也很欣赏邓氏子明智的行为,时常要求如梁氏等其他外戚,向前者学习。
及至秋季,
皇帝的少子降世,是一个看上去还算健康的男婴。
皇帝抚摸著他的胎髮,感受著他的体温,觉得这孩子的身体应该会比长子刘胜好一些。
联想到大汉,
联想到自己的血脉传承,
皇帝便给孩子取名为“隆”,也是昌盛的意思。
但很快,
皇帝又下令,將孩子抱出皇宫,送到民间抚养——
他先前夭折的孩子实在太多,再怎么不信鬼神,如今也是不得不运用民间的智慧,来为子嗣祈福。
考虑到妃嬪在別宫养胎,一直没有出现意外,
皇帝便更加相信某些“取得贱名,压一压过盛的福气,让孩子不至於招来脏东西的覬覦”的说法。
虽然他前面送到民间的孩子,也不见得活下来,但希望总归还是要有的。
感受著体內升腾的气血,以及近来针对豪强政令的顺利推行,
皇帝心中有些高兴,觉得也许自己跨过三十岁这道坎,会时来运转。
但很快,
他就没机会这么想了。
那生下小皇子的妃嬪產后一直恢復不好,產时也丧失了太多血气,即便再怎么照顾,终究还是死去了。
皇帝听说了这个消息,沉默了许久,最后吩咐道:
“要厚葬她。”
“此外,將刘隆记在皇后名下,等身体养得壮实些,便带入宫中,交给皇后抚养吧。”
他忽然想起自己稚幼时的经歷,隨即感慨起天意的无常来:
皇帝自幼失去亲生母亲,便不忍让自己的孩子们也失去生母的照抚,即便送到宫外抚养的那些,也安排了母亲跟隨。
奈何一番好意尽做流水,
没有孩子,自然也说不上为人父母。
兜兜转转,
他不愿在后宫的处置上做章帝那样的事,邓绥也未曾有过竇太后那样的稟性,却还是被迫復刻了当年故事。
只是,
刘隆会是下一个自己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