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规模比上一次还要更大。
  出动的兵力数量,超过了十二万。
  除了留五万守护营地,另有三万则散去了后方“根据地”,“黑风军”这一次算是将所有的家底全都砸了出去。
  这一次,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
  首先是吞下敌营,然后继续向东,拿下整个苍岚山,乃至剩下的幽州全境。
  若是消耗过大,会在玄青海西岸稍作休整。
  若是一切顺利,会立刻横渡玄青海,杀入玄州。
  ……
  充分利用战术上的不对称优势,将敌军最锋利的“矛”折断,这仅是整个行动的第一阶段。
  乘胜追击,将持“矛”的手斩掉,这便是刘牧计划中的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便是凭着手中力量,迅速横扫幽州,席卷玄州,将原属于董观的二州全部吃掉。
  在完成第一阶段的行动之后,之所以没有一鼓作气,直接杀奔敌营。
  一是收获太大,俘虏太多。
  俘虏数量甚至超过了己方玄幽轻骑的数量。
  若不缓一缓,先将他们转化吸收,很有可能就会“消化不良”。
  再一个,取得如此辉煌大胜的背后,无论是人,还是马,体能都消耗巨大。
  必须歇息一下,为第二阶段的行动积蓄力量。
  暂时收回拳头,是为了更好的进攻。
  除此之外,这本身也有放任“噩耗”传入敌营,待其内部生变的用意在。
  如此剧烈的冲击,加上杨骞的行动,以及本来就浮动的人心……虽然无法完全预料,但这究竟会结出什么样的果,耿煊还是蛮好奇的。
  不过,也正因为惦念第二阶段行动的推行,在完成对俘虏的纳新转化,并按照实力强弱对他们进行了大略的安排之后,耿煊便将“黑风军”的指挥权重新交到刘牧手中。
  不管是“神子赐福”,还是更精细化的整编,将这股新吸收的力量,真正纳入“黑风军”的序列之内,都没有做。
  看得出来,许多享受过许多次红运赐福的军中老人,对于这种功劳记账、没有立刻兑付的“打白条”行为,是有些遗憾,甚至是不满的。
  从战果的大小来说,这一次明明是破纪录的,超过了以往历次战斗的成就。
  可以说,这一战直接奠定了玄幽二州的新格局。
  从常理来说,酬功应该更大、更及时才对。
  当然,理由也是有的。
  不能耽误时间。
  要一鼓作气,不能让已经熟透的果子自己掉地上烂掉,而是得赶紧将其吞入腹中。
  这是用来说服“黑风军”上下的理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