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去找非想(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高兄。”他先是唤了一声,然后便直接开始叙述,言辞简洁,条理清晰,“我按照你的安排,回燕阁养伤,伤势未愈时,姜六公子的人便找上了门。他们并未强求,只是递了话,说久仰高兄之名,知其与我有旧,希望我能代为引荐,只想结交,别无他意。”
  覃隆顿了顿,继续道:“我本不欲理会。但姜州亲自来见了我一次,他带着我的一位故交前来……我不好不见,于是现身,却发现此人与传闻中有些不同。他坦言知晓凉州之事,亦知我等对元律所做的一切。他并未以势压人,反而提供了几种对疗伤有奇效的灵药,言明无论我是否答应引荐,此药都赠与我疗伤,算是结个善缘。”
  “我权衡过后,觉得他至少表面诚意足够,且姜家势大,若能通过他了解一些神都更深层的动向,或许对你我皆有裨益。加之他承诺只是引荐相识,不涉其他,我便应了下来。”覃隆看着高见,“我来此之前,已向阁中报备,并非私下行动。至于他方才所言皇宫之事,我亦不知其消息来源,但他确实知之甚详。”
  覃隆的叙述很简单,点明了几点:姜州是主动通过燕阁的其他人找上他,态度客气且提供了好处;他答应引荐是经过权衡,主要是为了获取情报和考虑到姜家的势力;他的行为在燕阁层面是透明的;同时,他也对姜州消息的灵通程度表示了警惕。
  高见听完,沉吟片刻。覃隆的解释合乎情理,以他的性格,若非有足够的理由和保障,不会轻易参与这种事情。姜州这种“厚施薄望”的做法,也确实符合其一贯风格。
  “你觉得他真正目的是什么?”高见问道,想听听覃隆的判断。
  覃隆摇了摇头,言简意赅:“难测。但他对高兄你,绝非仅仅‘结识’那么简单,他提及皇宫和元律时,眼神有异。”
  高见点了点头,心中已有计较。这姜州,看似荒唐不羁,实则心思缜密,步步为营。
  就在这时,回廊方向传来了轻微的脚步声,伴随着姜州带着笑意的声音:
  “高先生,久等了!这下咱们可以抛开那些虚礼,好好聊聊了吧?”
  只见他已换了一身较为素雅的月白长袍,脸上脂粉未施,虽依旧俊美,却少了几分妖异,多了几分清朗,仿佛真的只是换了一身“舒服点的衣服”回来闲谈一般。
  高见看见姜州换了一身月白长袍归来,不再绕任何圈子,直接大步上前,目光如炬,开门见山地问道:
  “姜公子,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这问题直白得近乎无礼,剥开了所有虚伪的客套,直指核心。
  姜州闻言,脚步一顿,脸上的笑意僵住,随即化作一阵带着些许自嘲和失望的苦笑。
  他摇了摇头,看着高见,眼神复杂:
  “高先生,你把我当什么人了?”他的声音里带着落寞,“我姜家之富有,钱布天下,堆金积玉,不可计数。功法神通、神兵利器,我姜家库藏何止万千?我姜州平素所好,无非是结交天下豪杰,视金银如粪土,仗义疏财,只求一个‘意气相投’。”
  他语气渐沉,带着一种被误解的愤懑:“我原以为,敢对皇帝出刀,能在太学上空与地仙争锋的你,是天下一等一的豪杰,心向往之,这才千方百计请覃隆先生引荐,备下薄酒,只想与你这样的豪杰人物,月下痛饮,纵论天下!却不曾想……”
  他话语一顿,失望之色溢于言表:“……你却如此瞻前顾后,思虑再三,步步警惕,将我这一片结交之心,视作别有图谋。这般模样……真是婆妈,没有半点豪气!”
  最后一句,他几乎是带着鄙夷说出口的。
  “罢了,罢了!”姜州意兴阑珊地挥了挥手,仿佛驱赶什么令人不悦的东西,“你走吧,就当你我缘浅,今晚过来吃了顿便饭。恕姜某招待不周,不送了。”
  语罢,他竟真的不再多看高见一眼,直接转身,再次融入回廊的阴影之中,消失不见。这一次,显然是真的离开了。
  高见站在原地,看着对方迅速消失的背影,一时间竟有些无言。
  都说,名士风流,兴致而来,败兴而归。昔日先贤中,曾有人雪夜忽起访友之兴,乘舟而行,经一夜方至友人门前,却未曾叩门便命船夫返航。人问其故,答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众人非但不怪,反而以其为真潇洒,是真名士之风。
  此刻姜州这突如其来的邀约,又因觉高见非其想象中的“豪杰”而断然逐客,其行为逻辑,竟与那“兴尽而返”的逸士有几分神似。
  他并非因为高见的态度触怒了他,而是因为高见的表现,让他心中那个“豪杰”的形象破灭了,他的“兴致”便瞬间消散,于是便毫不犹豫地结束这场他发起的会面。
  这份近乎任性的纯粹与洒脱,还真是……傲慢。
  覃隆不知何时已走到高见身侧,沉默地看着姜州离去的方向,冷硬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高见缓缓吐出一口气,目光从回廊处收回。他并未因姜州的评价而动摇,反而对这位姜六公子有了更深的认识。
  此人行事,果然不能以常理度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