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打开城门迎吴王(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义成军,从高原管中窥豹,执行力应该还不错。可以交付难一点的差事。
  这样分派任务,应该是合理的,吴王心想。
  “大王英明!”
  “奉王令!”
  “踏平汴梁城,抢他娘的!”
  “想在这世道出头,就得把命豁上!要不风光进汴梁,要不葬身城下,俺不在乎!”
  群臣众将沸沸扬扬,吴王也听得有点激动。
  即使已经见过阵,但一到大战,还是会心跳加速。
  望着颓靡、敬畏、狂热、兴奋的军将大臣,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深切感受到权力是多么迷人,也才体会到,之前在金城宫面对郑延昌的坚持是多么正确的一个决定。
  那皇位要想坐上去,看来,只能在军中和圣人争夺影响力和威权了。
  “文德武运,胜哉!”吴王总结性的哈哈大笑。一拍案,长身而起,重重捶了一记自己胸口,大步离座,手扬起来:“吹号,进军!”
  三月初六,魏博田恒部、义成军高原部进抵汴梁。
  吴王再度将大量劝降书绑在箭上射入城,无果。
  下午,王师开始打造重型器械,大兴土木,发动攻城。
  另一方,乱成一团的汴梁城也在紧锣密鼓进行防御。
  把朱大郎家眷送到汴梁宫隐秘偏僻的通天楼安置保护起来后,守臣张继隆此时正到处奔走,检查军务。
  “如果王师硬干,能顶多久?”
  “看规模,敌人数倍于我,心里实在没底啊。”
  看到搬运土石的军卒交头接耳,张继隆就呵斥他们,催他们赶紧干活。
  “我们这座城乃是有数的名城,胜过几万军人,不会轻易夺取!汝辈就别打小算盘了!”
  他绞尽脑汁,计算着这次战斗。
  当然,作为晚唐五代的武夫:圣唐和大郎之间,张继隆也放了风声。
  大郎已经战败,圣唐收复中原看来指日可待。
  大家在李家治下三百年,朱氏灭亡,再回归朝廷也理应。
  只是,大郎败军不知踪迹,这让张继隆又谨慎起来:
  汴军凶残,天下皆知。
  贸然归降,万一败军杀奔城下,或是招来援军,击溃了吴王,再回到汴梁,岂非大祸。
  所以他向亲信透露,只要传来大郎身死,或者全军崩溃军不复军的消息,就开城交出一切。
  在吴王在城下终于热火朝天动起手的时候,张继隆就在城头,屏息观察。
  看到禁军大队步卒在壕沟外集结,他只是摇头叹息:“故人之子,竟然这般不琢!夺城能这么夺么?没有重武器,没有砲石箭簇大火掩护,步军单扑,这不是站在门下,让俺们揍沙包,自积军怨么?汝辈稍微争气点,这小子晓得厉害了,便会放弃扑城,徐图缓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