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召见 年號 婚事(4 / 6)
“还好,却没有嘉德殿好。”淑妃忧鬱道。
“哈哈,不都一样?”
“哪里一样?”淑妃哀怨著眼神。
汴梁宫的住所分配,经过一番考虑。朱温给张惠修的,后宫最壮丽威严的嘉德殿,圣人给了阿赵。
女人们,虽然觉得每个都爱,每个都不爱,但涉及这种好处的事,他第一个想到的总是小赵。
阿赵跟了自己这么多年,任劳任怨,知足不爭风,对家族管教得力,在朝中口碑也不错。
最重要的是,赵如心对自己,是感觉中唯一一个没掺杂其他的,只有最单纯忠诚与爱的。
两人之间除了是夫妻,君臣,还像一对朋友。
若非形势不允,他好多次都想立阿赵为后。好在,皇后给不了,象徵皇后地位的嘉德殿还能给——也的亏是偽梁的,名义上得不到认可的象徵。
“以后再给你修个好的。”圣人安慰了几句。
“就会画饼充飢。”淑妃白了他一眼,心里有些不好受,戳著他胸膛:“阿赵在你心里,是重过我的。”
“怎么会?”圣人今天心情好,说著说著就和淑妃拉起了家常,自然又谈到了吴王身上。
淑妃將他揽到怀里,柔声道:“大郎的婚事你考虑得怎样了,你让我想,父母之命,光我一个妇道人家,也做不了主啊,我对外面也不了解。”
“我听说,他进军汴梁的时候捡了个女子,叫甚宋福金,与他一般大。”圣人笑道:“乾脆先让他纳了这女子,说不定早已睡了?”
“呸呸呸!”淑妃嘴打结了,羞道:“你以为大郎是你!”
“你不懂。大郎这个年纪的男子,正是春情如火,隨时自发的时候。”
这事早就聊过了,为此还把淑妃弄哭过一次。確实没合適人选。挑选重臣的,怕此子羽翼太丰,也怕將来上不了位,牵连了人家。
隨便选,和娶了宋福金,也没甚区別。
“那是流民女。”淑妃掐了他一把,嗔怒道:“別的且不说,也不怕丟了李家脸。”
“丟什么脸?士农工商,农家商家的百姓女嫁到李家的也不少啊。”
“这样,让宗正先给他挑一位良配百姓女。”圣人沉思良久:“以后不行再配。平原也该谈婚论嫁了,我给他相了夫婿。”
“是谁?何时的事,都没听你说过。”
“是梁妃幼弟,梁子楚。大平原两岁,刚入成德军府,在做马军衙官。早前知道梁妃有个幼弟,西征在金城时,和她提的。”
“梁妃的弟弟?”淑妃一喜,狠狠亲了他一口:“这还不错,人如何?”
“听梁妃说,是一表人才,文武齐全。过些日子要来汴,届时你看看,没別的,就定下来?”
“还得看他家里长辈的意思吧。”淑妃担忧道。
“她问过,家里觉得般配。不过,得让你闺女改改骂人的德行了。”
“我家平原是闺秀,不骂人,除非忍不住。”淑妃嘟著嘴,假装振振有词。
“行吧,没啥问题的话,就將两位小儿女的婚事定了。”
“好!”淑妃一口答应,又喜滋滋道:“你觉得大郎表现如何?这回论功,给他排第几?” ↑返回顶部↑
“哈哈,不都一样?”
“哪里一样?”淑妃哀怨著眼神。
汴梁宫的住所分配,经过一番考虑。朱温给张惠修的,后宫最壮丽威严的嘉德殿,圣人给了阿赵。
女人们,虽然觉得每个都爱,每个都不爱,但涉及这种好处的事,他第一个想到的总是小赵。
阿赵跟了自己这么多年,任劳任怨,知足不爭风,对家族管教得力,在朝中口碑也不错。
最重要的是,赵如心对自己,是感觉中唯一一个没掺杂其他的,只有最单纯忠诚与爱的。
两人之间除了是夫妻,君臣,还像一对朋友。
若非形势不允,他好多次都想立阿赵为后。好在,皇后给不了,象徵皇后地位的嘉德殿还能给——也的亏是偽梁的,名义上得不到认可的象徵。
“以后再给你修个好的。”圣人安慰了几句。
“就会画饼充飢。”淑妃白了他一眼,心里有些不好受,戳著他胸膛:“阿赵在你心里,是重过我的。”
“怎么会?”圣人今天心情好,说著说著就和淑妃拉起了家常,自然又谈到了吴王身上。
淑妃將他揽到怀里,柔声道:“大郎的婚事你考虑得怎样了,你让我想,父母之命,光我一个妇道人家,也做不了主啊,我对外面也不了解。”
“我听说,他进军汴梁的时候捡了个女子,叫甚宋福金,与他一般大。”圣人笑道:“乾脆先让他纳了这女子,说不定早已睡了?”
“呸呸呸!”淑妃嘴打结了,羞道:“你以为大郎是你!”
“你不懂。大郎这个年纪的男子,正是春情如火,隨时自发的时候。”
这事早就聊过了,为此还把淑妃弄哭过一次。確实没合適人选。挑选重臣的,怕此子羽翼太丰,也怕將来上不了位,牵连了人家。
隨便选,和娶了宋福金,也没甚区別。
“那是流民女。”淑妃掐了他一把,嗔怒道:“別的且不说,也不怕丟了李家脸。”
“丟什么脸?士农工商,农家商家的百姓女嫁到李家的也不少啊。”
“这样,让宗正先给他挑一位良配百姓女。”圣人沉思良久:“以后不行再配。平原也该谈婚论嫁了,我给他相了夫婿。”
“是谁?何时的事,都没听你说过。”
“是梁妃幼弟,梁子楚。大平原两岁,刚入成德军府,在做马军衙官。早前知道梁妃有个幼弟,西征在金城时,和她提的。”
“梁妃的弟弟?”淑妃一喜,狠狠亲了他一口:“这还不错,人如何?”
“听梁妃说,是一表人才,文武齐全。过些日子要来汴,届时你看看,没別的,就定下来?”
“还得看他家里长辈的意思吧。”淑妃担忧道。
“她问过,家里觉得般配。不过,得让你闺女改改骂人的德行了。”
“我家平原是闺秀,不骂人,除非忍不住。”淑妃嘟著嘴,假装振振有词。
“行吧,没啥问题的话,就將两位小儿女的婚事定了。”
“好!”淑妃一口答应,又喜滋滋道:“你觉得大郎表现如何?这回论功,给他排第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