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日產汽车也不错(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至於巔峰,都差不多,主要是投行和银行的破產。
  “嗯,我想想,还有没有別的公司可以爭取。”
  总不能一场经济危机,併购的大多都是金融领域公司吧,那实在有违星海集团的主要发展方向。
  星海集团追求的是成为世界超级工业集团,而不单单是顶级金融巨头。
  “有了。富士重工,貌似是个不错的公司。”
  富士重工,也就是后世的斯巴鲁汽车,这家公司二战时期是专门造飞机的。
  不过在战后,富士重工被各种拆分,已经由原来的日本第一飞机製造公司,变成了二三流公司。
  是的,此时的富士重工就是这么的惨。
  王牌產业斯巴鲁汽车年销量只有二三十万台,不及后世的五分之一。
  以前的当家產业飞机製造,更是只有一个零头。
  如果不是日本政府不想看到三菱垄断国內飞机產业,估计连个零头都要失去。
  更重要的是,富士重工的两大股东兴业银行和日產汽车,眼下都有点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兴业银行因为给东南亚和韩国提供太多贷款,导致公司亏损十分严重,世界五百强企业排名一降再降。
  另一个日產汽车,问题更加严重,逐渐走向破產。
  是的,日產汽车已经在破產边缘徘徊。
  至於原因,非常简单。
  日產汽车一直主攻国內市场,而国內市场自经济泡沫破裂之后销量两年下降。
  大环境摆在那里,再怎么努力也没什么用。
  所以日產汽车从1993年,一直亏到现在,並且將继续亏下去。
  “咦,不对呀!我干嘛费劲心思收购富士重工,一步到位直接收购日產汽车不久完了吗?”
  日產汽车的幕后股东,卖掉公司股份的心理甚至比山一证券的幕后股东都高。
  明年,甚至都要求到国外车企的头上。
  最终福特等公司看不上,辗转被雷诺入股买下。
  星海集团如果透漏出收购的意愿,绝对会非常顺利。
  尤其是日本政府,更是愿意鞍前马后。
  没办法,大型车企对於就业的影响力实在是大。
  一旦破產,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人要失业。
  当然,这些人並不会都是汽车公司的员工,绝大多数应该都是汽车链条上的小公司。
  但就是如此,才更加的让人为难。因为就业环境不好的时候,小企业失业人员更难找到工作。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政府后来年年给福特等本土公司巨额补贴的最大原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